[1] 张亚晨. 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标准化的顶层构架研究(上)[J]. 家电科技, 2017(07): 8-10. [2] Seiyama T, Kato A, Fujiishi K, et al.A New Detector for Gaseous Components Using Semiconductive Thin Films[J]. Analytical Chemistry, 1962, 34(11): 1502-1503. [3] Persaud K, Dodd G.Analysis of Discrim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Mammalian Olfactory System Using a Model Nose[J]. Nature, 1982, 299(5881): 352-355. [4] 刘卓, 刘俊奇. 仪器仪表系列专题之一: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应用与产业现状[R]. 北京: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22. [5] 张文娜. 基于传感器阵列瞬态响应信号分析的气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 长沙: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 [6] 常美茁. 茶香气电子鼻系统中气敏传感器阵列筛选方法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9. [7] 余卓宇. 模式识别的概述及其应用[J]. 通讯世界, 2018, 339(08): 268-269. [8] 刘辉翔. MOS型电子鼻关键问题研究及其应用[D]. 北京: 北京科技大学, 2020. [9] 王娟, 慈林林, 姚康泽. 特征选择方法综述[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5, 27(12): 68-71. [10] Yu H, Wang J, Zhang H, et al.Identification of green tea grade using different feature of response signal from E-nose sensors[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08, 128(02): 455-461. [11] 钟楠祎.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特征的提取与预测研究[D]. 杭州: 浙江工业大学, 2017. [12] 李培. 基于仿生嗅觉的鱼粉新鲜度检测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13] GB/T 28219—2018智能家用电器通用技术要求[S]. 2018. [14] 刘素花, 张伟, 杨然兵. 气体传感器及其在空调机中的应用[J].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07(01): 55-58. [15] 王敏. 智能电子鼻在冰箱食品新鲜度实时检测及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9. [16] 胡海梅, 张宇佳, 张凯. 冰箱气味检测影响因素研究[J]. 家电科技, 2018(zk): 106-109. [17] 仲伟, 周海青. 气味传感器在冰箱中选择和应用[A]//2021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 电器, 2021: 303-308. [18] 韩爱林, 胡海梅, 蔡训儒, 等. 冰箱食品新鲜度气味检测技术研究[J]. 日用电器, 2017(07): 31-34. [19] 陈辰星, 邹莹畅, 张希, 等. 冰箱贮存食品新鲜度检测与识别的智能电子鼻设计[J]. 测控技术与仪器仪表, 2015, 41(04): 77-80. [20] 刘伟, 吴可汗, 王庆. 基于树莓派的冰箱异味检测系统设计[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34(12): 121-123. [21] 王敏, 高凡, 张钧煜, 等. 基于智能电子鼻的冰箱冷藏食品新鲜度原位检测技术[J]. 传感技术学报, 2019, 32(02): 161-166. [22] 晋圣坤, 曹洁, 刘兆雷. 基于MEMS气味传感技术冰箱食材识别的遗传RBF神经网络算法研究[J]. 家电科技, 2017(04): 62-64. [23] 王涛, 韩照华, 张朋, 等. 智能自熟感知和控制技术在电烤箱上研究与应用[J]. 家电科技, 2021(zk): 478-482. [24] S. Ehrmann, J. Jüngst, J. Goschnick.Automated cooking and frying control using a gas sensor microarray[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00(66): 43-45. [25] Sen H. Hirano, Jed R. Brubaker, Donald J.Patterson, et al. Detecting Cooking State with Gas Sensors During Dry Cooking[A]//Acm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Pervasive & Ubiquitous Computing. ACM[C], 2013: 411. [26] 孙诚, 田逢春, 樊澍.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烤烟过程气味变化研究[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3, 32(04): 41-47. [27] Pooya Khaloo, et al.NOSE[J]. Proceedings of the ACM on Interactive, Mobile, Wearable and Ubiquitous Technologies, 2019, 3(02): 1-25. [28] 曾天禹, 徐航, 黄显. 呼出气传感器进展、挑战和未来[J]. 仪器仪表学报, 2019, 40(08): 65-81. [29] KIM S-J, CHOI S-J, JANG J-S, et al.Innovative nanosensor for disease diagnosis[J].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2017, 50(07): 1587-96. [30] 张涛. 基于呼出气体的口臭检测及疾病筛查的电子鼻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21. [31] 林雪娟, 李灿东, 吴青海.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不同体质青年学生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2, 27(12): 3187-3188. [32] 叶益阳, 翁晓伟, 屈环宇. 智能坐便器气味识别技术的研究[J]. 家电科技, 2012(03): 46-48. [33] 常柏灵, 孙连霞, 杨雪松. 陶瓷气体传感器寿命特征值的估计[J]. 传感器技术, 2000(04): 34-36. [34] 杨留方, 王毓德, 吴兴惠. 丁烷气敏传感器可靠性研究[J]. 传感技术学报, 1999(04): 305-309. [35] 郭佳颖. SnO2气体传感器退化规律及原因分析[D]. 哈尔滨: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 [36] 刘涛. 电子鼻长期漂移抑制算法的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2. [37] 李国瑞. 空气质量监测电子鼻传感器长期漂移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4. [38] 殷勇, 葛飞, 于慧春. 电子鼻漂移阈值构建及其在白酒鉴别中的应用[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01): 322-328. [39] 邓小双. 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的稳定性与一致性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