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雅静. 空调送风技术: 百家争鸣, 以改善房间舒适度为宗旨[J]. 电器, 2018(07): 40. [2] Fisk W.J. How IEQ affects health, productivity[J]. ASHRAE Journal, 2002, 44(05): 56-60. [3] 王琳. 基于热舒适指标的空调系统实时节能舒适控制方法研究[D]. 长沙: 湖南大学, 2017. [4] 刘汉, 陈志伟, 李建建, 等. 壁挂式空调出风口位置对人体热舒适性影响研究[J]. 家电科技, 2022(02): 48-52. [5] 吴雪良, 陈伟健, 唐清生, 等. 全域风空调出风形态PIV试验和热舒适性研究[A]// 2021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 2021: 565-571. [6] 闫海燕, 董梦如, 杨璐璐, 等. 夏季空调混合运行模式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研究[J]. 建筑科学, 2021, 37(08): 41-49. [7] 张国兵, 程海峰, 张洋, 等. 空调工况下空气柱送风仿真模拟与舒适度评价[J].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20, 39(02): 13-17+39. [8] 杨文骁, 刘煜, 兰丽, 等. 室内气流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1, 35(05): 645-655. [9] GB/T 18049-2017热环境的人类工效学通过计算PMV和PPD指数与局部热舒适准则对热舒适进行分析测定与解释[S]. [10] Fanger P O.Thermal comfort[M]. Copenhagen: Danish Technical Press,1970: 110-142. [11] 王丽娟, 刘艳峰, 刘加平, 等. 空气温度与辐射温度不同时对人体散热的影响[J]. 暖通空调, 2019, 49(09): 78-81. [12] 周西华, 梁茵, 王小毛, 等. 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经验公式的比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03): 331-333. [13] 嵇赟喆, 高屹, 王晓杰, 等. 空气流速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 2003(02): 95-99. [14] 蔡增基, 龙天渝. 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第5版)[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158-178. [15] 许履忠. 贯流风叶结构及风量测试方法[J]. 家用电器科技, 2000(04): 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