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家能源局.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EB/OL]. 2024-09-28. [2] 漆淘懿, 惠红勋, 叶承晋, 等. 建筑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市场的报量报价机制设计[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4, 48(18): 14-24. [3] U.S.Department of Energy. A National Roadmap for Grid-Interactive Efficient Buildings[EB/OL]. May 17, 2021. [4] 黄亚峰, 朱玉杰, 穆钢, 等. 基于温度预报的户用电采暖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J]. 电网技术, 2018, 42(08): 2487-2493. [5] 刘广生, 李成鑫, 侯治吉, 等. 计及用户舒适度的空调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及响应策略[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3, 47(21): 58-66. [6] 刘广生, 李珍国, 贾清泉, 等. 基于参数辨识与状态估计的温控负荷响应能力动态评估[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1, 45(01): 150-158. [7] 张亚朋, 穆云飞, 贾宏杰, 等. 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的多时间尺度响应能力评估模型[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9, 43(12): 94-103. [8] 刘效辰, 刘晓华, 张涛, 等. 建筑区域广义储能资源的刻画与设计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4, 44(06): 2171-2185. [9] 薛景润, 施啸寒, 王超, 等. 兼顾物理状态和用户行为的虚拟电厂紧急功率调节能力量化评估[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3, 43(08): 2906-2921. [10] 刘春阳, 李康平, 纪陵, 等. 基于聚类-估计联动的需求响应集群基线负荷估计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3, 47(02): 79-87. [11] 孙毅, 毛烨华, 李泽坤, 等. 面向电力大数据的用户负荷特性和可调节潜力综合聚类方法[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21, 41(18): 6259-6271. [12] 钱甜甜, 李亚平, 郭晓蕊, 等. 基于时空活动模型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计算和需求响应潜力评估[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 46(23): 127-134. [13] 李萌, 陈云龙, 刘继彦, 等.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多元客户负荷可调节潜力动态评估[J].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4, 26(05): 82-87. [14] 张俊成, 黎敏, 刘志文, 等. 配电网用户侧多类型柔性资源调节能力评估方法[J]. 中国电力, 2023, 56(09): 96-103+119. [15] 欧飞. 基于数据驱动的需求响应能力评估方法研究[D]. 贵阳: 贵州大学, 2023. [16] 王蓓蓓, 胥鹏, 王宣元, 等. 需求响应分布鲁棒建模及其大规模潜力推演方法[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2, 46(03): 33-41. [17] 康靖, 李雨桐, 郝斌, 等. 多联机空调柔性负荷参与电力系统需求响应的实证研究[J]. 供用电, 2022, 39(08): 39-46. [18] 赵龙, 孙毅, 王宪, 等. 计及用户不确定性的温控负荷集群可调节潜力概率评估与互动[J/OL]. 现代电力, 1-12, [2024-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