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本期目录
    第一部分 优秀论文
    基于大模型决策的故障树智能问答方法研究
    田云龙, 司福东, 牛丽, 苏明月
    家电科技. 2024, 0(zk):  2-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1
    摘要 ( 62 )   PDF (207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故障树问答是基于故障树的一种智能问答形式,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是关键课题,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模型决策的新方法。将故障树转化为有向无环图,并通过整合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利用大模型决策技术构建智能问答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地理解并回答与故障树相关的各类问题,解决了多个关键技术难题。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故障树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系统在问答准确性方面的显著优势。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大模型决策的故障树问答方法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在实际应用中也展现出巨大的价值。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故障树智能问答思路和工具,为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于洗碗机蒸水混合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刘永秀, 黎铭峰, 钟毅, 刘冠勇, 何俊峰
    家电科技. 2024, 0(zk):  8-1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2
    摘要 ( 45 )   PDF (2706KB) ( 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性能提升一直都是洗碗机研发的重点突破方向,也是市场用户的主要诉求之一。首先,基于洗碗机现有的水喷淋冲刷洗涤技术,并利用蒸汽快速升温特性,新增引入了用于洗碗机的蒸汽功能模块,提出了洗碗机蒸水混合洗的洗涤概念;其次,通过样机测试得出不同时间段洗涤腔各测试点温升情况,并整合洗涤腔温升测试数据和洗碗机洗涤特性,得出提升餐具洗净与干燥效果的蒸汽使用方案,同时也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最后,对蒸水混合洗技术在快速洗涤与烘干等其他方面做出应用展望。以提升洗碗机性能为导向,结合传统喷淋洗与蒸汽洗的技术特点,提出了蒸水混合洗技术,并为该技术在洗碗机上的应用提供了思路。
    R290干衣机热泵系统特性与能量分析
    周滢, 周瑞文, 张瑞芳, 高源, 吴殿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13-1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3
    摘要 ( 52 )   PDF (3047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干衣机用热泵系统具有小型化、闭式循环、高湿环境运行以及瞬态性等特点,针对当前热泵干衣机研究的不足,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干衣机用R290热泵系统进行系统分析,重点对制冷剂侧热力特性、湿空气侧循环特性与能量分配和整机能量损失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得到了闭式循环系统中进入滚筒的热量与冷凝器总放热量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R290热泵系统在蒸发器进口处干度较大,降低了蒸发器的换热效率,沿程阻力较高;冷凝器放出的热量不能全部进入滚筒内,提高进筒热量的有效手段一是减少再蒸发水的量,二是提高出筒空气的相对湿度。整机有大约20%的热量损失,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可考虑加强滚筒的密封减少泄露。
    冰箱蘑菇维生素D2提升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胡海梅, 向俊飞, 徐秀丽, 曹衡, 任猛
    家电科技. 2024, 0(zk):  19-2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4
    摘要 ( 64 )   PDF (2326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维生素D有利于人体对钙源的吸收,D2和D3功效相同,其中D2主要来自植物性食物。维生素D2的前驱体麦角甾醇多见于蘑菇,通过对冰箱低温环境下紫外光照波长、光照时间、光照距离及光照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对不同蘑菇维生素D2提升效果研究,结果显示:UVC(270-280 nm)、光照时间2 h,光照距离15 cm,冷藏4 ℃,湿度50~60%,鲜香菇维生素D2提升率大于5155%;且因秀珍菇个体小,与紫外光接触面积大,具有更好的提升效果。上述结论为低温环境蘑菇营养提升方案设计提供技术参数。
    面向超高周疲劳应用的压缩机气阀的可靠性研究
    曹一臻, 梁小伟, 秦斌, 杜卫峰, 贾楠
    家电科技. 2024, 0(zk):  23-2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5
    摘要 ( 38 )   PDF (3120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超高周疲劳应用场景下,提升气阀的可靠性对实现压缩机的变频化与小型化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气阀超高周冲击疲劳试验机,测试了由三种阀板与三种阀片装配成的不同气阀的冲击疲劳寿命。通过观察试验现象和结果分析证明,提升阀板与阀片的加工质量、改善阀板与阀片的性能契合度以及优化阀片材料的微观组织,是提升气阀超高周冲击疲劳寿命的有效途径。这为气阀的生产加工、结构设计以及材料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面向最小实验数据需求的压缩机模型优选
    翁晓敏, 王龙炎, 丁国良
    家电科技. 2024, 0(zk):  27-3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6
    摘要 ( 32 )   PDF (2834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冷系统仿真用的压缩机模型,除了提升精度外,还要求用于校正模型所需要用到的实验样本越少越好。基于实验测试数据对不同的模型进行对比,从精度相对较好的模型中选出实验数据需求量最小的压缩机模型。结果表明,对于压缩机的流量,使用多变指数的倒数对压比项进行修正,并考虑吸气过程的压力损失进行表征;对于压缩机的功率,使用高、低压和高低压的交叉项进行表征,可以同时满足精度高且数据需求量小的要求。仅需5组实验数据即可准确拟合压缩机模型中的待定系数,模型对压缩机的流量和功率预测的平均误差分别在1.5%和2%以内。
    电器产品的噪声试验能力验证探讨
    杨晓玲, 谢莹
    家电科技. 2024, 0(zk):  33-3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7
    摘要 ( 37 )   PDF (1612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器产品的噪声大小直接关乎用户的使用感受与生活品质。其噪声试验能力验证计划旨在考察测试技术人员对现行噪声测试方法的理解准确性,以及参加者的噪声试验能力。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发现测试中的共性技术问题,为标准和测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参考信息,同时促进参加者提升检测水平,确保电器产品的噪声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基于光储直柔技术(PEDF)的家庭能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李禹翔, 胡亚欣, 焦利敏, 李红伟, 赵鹏, 汪超
    家电科技. 2024, 0(zk):  36-4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8
    摘要 ( 60 )   PDF (2865KB) ( 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居民住宅电气化和直流化是居住建筑实现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支撑,也是建筑领域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的突破口。目前,国内外尚无直流储能型成熟产品或可循经验,家居能源管理系统也亟待技术突破,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基于光储直柔技术(PEDF)的家庭能源监测和管理平台,验证了能源管理系统的节电真实性和准确性。设计的能源管理系统提升了用户体验,为智能家居行业提供了高效稳定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直流住宅产品设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R290水循环式空调系统性能优化分析
    张凯强, 马国远
    家电科技. 2024, 0(zk):  41-4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09
    摘要 ( 46 )   PDF (2545KB) ( 1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R290为工质的水循环式空调系统,利用板式换热器将冷量送入室内,工质不入户可以有效解决R290空调的安全问题。通过建立该系统的ε-NTU模型,模拟分析其室内换热器风量与水循环量对系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循环水的热容流量等于空气的热容流量在多数情况下可以提高换热器温度效率,还提出一种只测量系统温度便可准确控制泵流量的控制方法,可作为水循环空调系统优化设计的依据。
    人体热调节系统模型在空调智慧空气管理研究中的应用
    焦利敏, 李红伟, 胡亚欣, 顾子谦, 刘泽超, 金轮, 李禹翔
    家电科技. 2024, 0(zk):  46-4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0
    摘要 ( 47 )   PDF (200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的发展,空调行业研发了以空调为主要环境调节设备的智慧空调管理系统,感知范围扩大到了人、机、环境的多模态。从人的因素看,人体天生具有热调节系统,通过人体热调节系统使人体达到热中性状态,人体感到热舒适。人体热调节系统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将空调智慧空气管系统与人体热调节系统动态适配,是提高人体热舒适度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研究人体热调节系统的机理,分析人体热中性状态调节的关键因素,并在智慧空气管理系统中应用,使人体热调节系统与空调智慧空气管理系统的动态适配,实现人体、空调、环境的系统性调节,提高人类在空调调节的室内环境中的舒适性,进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智控电机技术对提升集成灶整机性能方面的研究
    韩阳, 邓鹏飞, 文鹏虎, 韩照华, 张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50-5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1
    摘要 ( 33 )   PDF (320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智能和健康”两大主题的引领下,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和多样化,集成灶通过多功能一体化设计,集成了燃气灶、蒸箱、烤箱等多种功能,可以实现多种烹饪方式,为厨房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存在油烟吸不净、门体温升高、噪声大等技术难题。通过创新智控电机技术设计,采用多维高精密传感器,搭建基于数字化精准电机控制逻辑模型,借助CAE分析,经过测试改进,结果表明,集成灶烟机保证有效风量快速吸净,油烟净化平均有效率达96.3%以上、门体温升不超42.8 ℃,并有效节能降噪和提高烹饪效率。该智控电机技术在集成灶上的研究应用,有效解决用户烹饪过程体验痛点,提升智慧厨房生活满意度。
    轴向磁通风机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张相荣, 时斌, 毛守博, 顾超
    家电科技. 2024, 0(zk):  56-5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2
    摘要 ( 41 )   PDF (2946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送风系统所采用的送风电机效率是影响空调送风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空调送风电机多采用传统的感应电机和永磁同步电机,如单相交流异步电机、三相交流异步电机、无刷直流电机等。从电机技术的发展来看,这些电机拓扑结构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应用拓扑结构及电磁特性更优的送风电机是提高送风系统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空调送风系统设计,针对空调换热需求大直径风扇所面临的电机轴功率大、体积大以及风机进口顶部大湍流团的问题,首先提出采用轴向磁通电机的送风电机方案,得到了尺寸更小、效率更高的电机拓扑结构;其次通过把进口湍流团引入到快速智能全三维风叶设计方法中,设计出一种高效整流型风叶。新型风机与传统风机测试对比,整机送风效率提升11%,为后续空调送风系统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RFID的滤芯防伪设计及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卜晓庆, 陈小雷, 徐巧丽, 刘宁, 吴丽云, 刘志浩
    家电科技. 2024, 0(zk):  60-6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3
    摘要 ( 31 )   PDF (2284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滤芯的主要作用是过滤和净化水质。市场上的滤芯种类繁多,材质质量、过滤效果良莠不齐。为了筛选优质的滤芯,保障家庭的用水质量,在净水机中进行RFID的滤芯防伪技术设计及研究。通过该技术,实现了净水机的控制系统与滤芯内置的电子标签的数据交互,验证了电子标签的编码、生产日期、规格型号等信息准确性。根据滤芯的使用寿命、泵、阀的开通时间、水流量等数据,优化了净水机的控制逻辑,满足了用户高质量的用水需求。最后,对RFID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
    家用空调传导电磁干扰策略研究
    王晓莹, 吕继方, 魏铁成, 张宇翔, 高保华
    家电科技. 2024, 0(zk):  63-6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4
    摘要 ( 39 )   PDF (425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用变频空调系统采用高频电力电子变换器驱动风机电机、压缩机等,其功率器件的导通关断状态切换引入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深入研究家用变频空调运行过程中的传导电磁干扰机制,并探索有效的抑制策略,对于提升空调产品的电磁兼容性具有重要意义。聚焦家用变频空调电控系统传导电磁干扰问题,搭建了一种变频驱动电路的精确化时域仿真模型,通过工况实测验证,旨在揭示变频系统EMI传导路径,并基于时域仿真模型提出切实可行的抑制策略,为变频空调电磁兼容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插片式微通道蒸发器在窗机上的应用可行性研究
    卢杰宏, 龚磊, 吴红霞, 陈守海
    家电科技. 2024, 0(zk):  70-7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5
    摘要 ( 33 )   PDF (251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插片式微通道换热器相比常规结构的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更优异的排水性能,能够改善常规微通道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容易滞留凝结水和融霜水的问题。为了研究插片式微通道换热器应用于窗式空调蒸发器的可行性,对插片式微通道换热器进行了选型研究,并完成了整机系统方案设计和性能对比测试。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铝制插片式微通道换热器代替铜管翅片式换热器应用于窗机蒸发器,在保持产品制冷量和能效比相当的前提下,可实现整机轻量化设计,同时能够降低制冷剂充注量,提高环保型可燃制冷剂使用的安全性。
    空调器动态性能测量用建筑负荷特征研究
    杨子旭, 高玉平, 周宇珏, 刘心怡, 温程宇, 韩星, 石文星
    家电科技. 2024, 0(zk):  74-7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6
    摘要 ( 55 )   PDF (4738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实验室测量无法充分反映空调器的真实性能问题,基于虚拟建筑的空调器动态性能测量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虚拟建筑的负荷特征的研究是开展空调器动态性能评价的基础问题。首先分析了目前获取空调器性能的三种方法,包括焓差室测量、现场运行性能测量、以及实验室动态测量,指出基于虚拟建筑的实验室动态测量是空调器性能评价的必由之路;进而结合波德图讨论了热阻-热容建筑模型的特征,指出单节点模型对于反映空调器控制水平最佳。通过模拟仿真及模型分析,确定了不同运行特征下的房间负荷特征,提出采用温度-负荷线性关系结合选型系数以描述虚拟建筑负荷;给出了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器制冷与制热工况的选型系数的推荐值分别为1.33和1.50。
    洗衣机箱体结构仿真及优化研究
    郭飞, 栾强利, 湛国庆, 吴成军
    家电科技. 2024, 0(zk):  80-8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7
    摘要 ( 45 )   PDF (3860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洗衣机箱体为关键核心部件,高速脱水过程中,箱体受到激振而发生振动,为避免发生共振,箱体一阶固有频率需要预留一定余量。洗衣机运输过程中,箱体为外观部件,如果发生明显的跌落变形,会严重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研究建立了箱体和整机包装有限元模型,对箱体进行了静力学和模态分析,对整机进行了跌落仿真分析。得到了箱体变形分布云图,并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性能均得到明显提升。本文可为洗衣机箱体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空调器香薰技术的分析比较和应用研究
    徐进炜, 宁强延
    家电科技. 2024, 0(zk):  85-8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8
    摘要 ( 35 )   PDF (2233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空调舒适性、功能性的需求越发强烈,集空气净化、气味调节、杀菌消毒、驱蚊灭虫等功能于一体的空调也将成为大众首选。通过分析现有空调器中的香薰安装位置及香薰基材,结合试验验证其对用户体验以及空调室内机的影响,优选空调行业中目前基于安装位置及基材选型的实施方式,本研究的目的是为空调香薰系统的研发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于洗碗机摇杆型卫星喷臂运行性能的测试与探究
    曾维平, 黎铭峰, 王松波, 黄宏亮
    家电科技. 2024, 0(zk):  89-9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19
    摘要 ( 33 )   PDF (3619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喷淋系统作为洗碗机的核心系统,对洗碗机洗净效果具有直接的作用影响。针对目前摇杆型卫星喷臂在长周期运行测试中出现转速下降的情况,分析了摇杆型卫星喷臂在运行过程中的受力情况与不同材质对此可能产生的作用影响,提出了基于原有摇杆型卫星喷臂方案的技术改进,具体是通过卫星喷臂内部增加聚四氟乙烯垫片,减少摇杆型卫星喷臂转轴位置的摩擦力,保证了长周期运行过程的稳定,从而验证了摇杆型卫星喷臂的可靠性,并对摇杆型卫星喷臂设计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可行方法。
    风幕对吸油烟机吸烟效果的影响
    王峥宇, 陈京, 余国成, 郁明跃, 陈奕帆, 成运隆
    家电科技. 2024, 0(zk):  94-10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0
    摘要 ( 45 )   PDF (6627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根据吸油烟机的实际厨房模型,使用数值模拟方法探究了风幕速度、拢烟板角度对吸油烟机吸烟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油烟的流线分布进行分析,讨论了吸油烟机对烟气的吸力、引力影响。通过对吸烟效率的统计,揭示了风幕速度、风幕角度对吸烟效果的影响。我们发现增加风幕速度可以提升吸油烟机的吸烟效率,当风幕速度uf=8 m/s时与无风幕相比吸烟效率提升了60%。此外,在风幕作用下将拢烟板弯曲可以增强吸烟效果,吸油烟机在柯恩达效应和流动分离的共同作用下将会抑制油烟的逃逸,当拢烟板弯曲角度为70 °时与没有被弯曲的拢烟板相比吸烟效率被提升了30%。该研究为风幕技术在吸油烟机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程指导。
    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新版标准解读
    关阳, 屈新芳, 万程, 张志鹏, 杨国芳
    家电科技. 2024, 0(zk):  101-10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1
    摘要 ( 40 )   PDF (2158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新版标准QB/T 1876-2023《家用和类似用途毛发护理器具》与上一版的主要差异进行具体阐述。针对干发器的风量、负离子性能,电热直发器的拉力均匀性,按键耐久性等重要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介绍和讲解,便于行业相关人员学习和深入理解标准。
    对非金属材料球压试验效率提升的优化研究
    席丽琰, 迈志远, 张玉杰, 刘震, 赵学军
    家电科技. 2024, 0(zk):  105-10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2
    摘要 ( 37 )   PDF (161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球压试验是测试非金属材料耐热性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确保非金属材料在使用中耐热耐燃的安全性,需对材料进行球压试验检测,在试验中寻找样品的极限温度,往往需要进行多次重复试验,增加了试验的时间和复杂性,因此选择合适的起始温度至关重要。差示扫描量热试验准确、快速、周期短。为了快速准确的选择出合适的起始温度,对球压试验与差示扫描量热试验关联性进行研究。选择常用的非金属材料:PC、ABS、PC/ABS、PP、PA6、PA6/66、PA66,分别进行球压试验与差示扫描量热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到DSC可对球压试验进行预测试,以减少球压测试工作量并提高测试准确性,为提高球压试验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吸油烟装置油烟离心动态分离技术研究
    卜云峰, 戴小明, 黄章喜, 刘善军
    家电科技. 2024, 0(zk):  109-11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3
    摘要 ( 42 )   PDF (4336KB) ( 3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厨房油烟作为全球三大空气环境污染源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为解决油烟过滤净化的难题,急需寻找一种超高净化率的吸油烟机。通过实验测试对比应用了新型动态离心拦截装置功能的吸油烟机及其他烹饪烟气吸排装置与当前市场上的同类吸油烟机产品进行水蒸汽、油脂的分离及过滤效果进行对比,从而证实了离心动态拦截装置的产品对于过滤拦截直径小于PM10油烟颗粒具有更好的油脂分离及过滤效果,不仅提升烹饪作业环境的质量,也大大降低了对外部空气环境的质量的影响,必将引领行业新的发展动能,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随机振动开裂分析及优化
    谭伟航, 袁涛, 陈超, 赵站稳, 许纪刚, 王朋
    家电科技. 2024, 0(zk):  115-11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4
    摘要 ( 30 )   PDF (3461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某型号空调室外机在随机振动加严测试8小时后电机支架底部折弯处开裂,为探究开裂失效原因,对电机支架与底座固定位置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固定位置对电机支架折弯处应力幅值的影响,结合有限元仿真分析对多种方案进行的模拟验证解决电机支架开裂问题,为电机支架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优化思路。
    基于知识塔群的智慧家庭场景自生成技术研究
    杜永杰, 王杰, 陈天璐, 马晓然
    家电科技. 2024, 0(zk):  120-12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5
    摘要 ( 41 )   PDF (2520KB) ( 5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正在加速智能家居行业的颠覆式发展。然而,现有的智慧家庭系统仍存在知识碎片化、场景自适应能力差、个性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塔群的智慧家庭场景自生成技术,通过建立家电领域“场景-品类-产品-部件-零件”层次化本体概念体系,构建基于知识塔群的大模型融合增强和协同优化机制,提升大模型在智慧家庭场景应用的可靠性及泛化能力;通过对“人-设备-环境-空间”的多维信息感知,构建基于图神经网络、迁移学习的用户精准需求画像以及场景自编排引擎,提升智慧家庭场景多样化任务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为用户主动提供个性化服务。测试结果表明,该技术下场景生成交互成功率超过95%。
    基于LLM的家电智能交互控制系统研究
    李伟, 贾奇伟, 劳春峰, 宋玉军
    家电科技. 2024, 0(zk):  125-12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6
    摘要 ( 85 )   PDF (3391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电智能化研究不断推进,当前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实践中存在诸多影响用户体验的技术缺陷。针对智能语音交互控制的不足,研究并提出基于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的智能家电控制系统,内容重点聚焦于大语言模型在家电领域垂直应用的训练方法与参数调优,并同步构建基于大模型的家电智能交互系统。创新性地引入语音情感识别(Speech Emotion Recognition,SER)和情感语音合成(Text to Speech,TTS),构建一整套拟人化应用的智能人机交互体系。该人机交互系统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家电设备交互控制能力,更接近人的自然交互方式,缩短机器与人的距离,显著提升用户的设备使用体验。
    冰箱压缩机内排气管优化设计
    孙晓东, 赵松柏, 周凤磊, 张亚飞, 史海娟, 高儒兵
    家电科技. 2024, 0(zk):  130-13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7
    摘要 ( 48 )   PDF (3521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冰箱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其机芯会产生较大振动,而内排气管是机芯振动向外传递的主要路径之一。压缩机匹配某款箱体时出现低频噪声问题,经实验分析确认为内排气管一阶共振引起压缩机振动增大从而导致噪声异常。针对压缩机低频噪声问题,通过仿真对内排气管结构进行了优化,经实验验证,新内排气管在保证一阶模态不变的情况下使压缩机振动及噪声分别降低0.09 m/s2、0.56 dB,同时使箱体基频峰值声压级下降10.2 dB、声功率级下降 1.5 dB。
    实验室接地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方案
    刘园园, 袁娣, 甄宝华, 徐新
    家电科技. 2024, 0(zk):  135-13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8
    摘要 ( 48 )   PDF (4355KB)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室接地系统是实验室设计的基本要素,有效保障试验人员人身安全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对实验室接地系统的相关要求和作用进行阐述,并通过两个实际接地系统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最终得出独立接地系统可以减少电路中干扰信号的结论,为实验室接地系统的设计、建设和改造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撑。
    燃气热水器控制模块可靠性实验模型研究
    刘鹏, 陈小雷, 张森
    家电科技. 2024, 0(zk):  139-14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29
    摘要 ( 35 )   PDF (3133KB) ( 1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MFOP可靠性指标对燃气热水器电脑板进行可靠性设计仿真及实验研究,通过对燃气热水器电脑板可靠性指标现状调研分析,制定燃气热水器电脑板MFOP可靠性实验研究方案。在可靠性实验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可靠性加速实验选择不同的加速实验模型,获取不同应力下的多样本加速实验数据。采用威布尔分布拟合各个应力下的寿命分布,确定分布参数,根据加速模型拟合相关参数,最终实现基于竞争失效模型的多失效模式寿命评估,为后续燃气热水器电脑板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文丘里分液器内气液两相流动行为的数值模拟
    代传民, 张蕊, 赵红雷, 郝奇, 金兑宪, 耿佃桥
    家电科技. 2024, 0(zk):  147-15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0
    摘要 ( 73 )   PDF (2316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建立了空调用分液器内气液两相流动数学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干度、质量流速及放置方式对分液器内部制冷剂气液两相体积分数分布、流速及分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液器竖直放置时,制冷剂干度和进口质量流量对分液器分配性能影响较小;制冷剂干度和分液器放置方式对分液器中制冷剂气液两相流动状态影响较大;分液器竖直放置时的分配性能优于倾斜放置的。
    蒸烤箱中人参鸡汤炖煮工艺研究
    林宜虹, 黄闻霞, 黄倩, 李阿敏, 姜欣
    家电科技. 2024, 0(zk):  151-15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1
    摘要 ( 73 )   PDF (1777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探讨蒸烤箱中炖煮工艺与汤品质之间的关系,以人参鸡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人参鸡汤升温速率、感官评价、人参皂苷含量,研究蒸烤箱中炖煮人参鸡汤的工艺。结果表明:对比蒸烤箱4种炖煮人参鸡汤工艺,合适的烤管和蒸汽组合工艺,使汤的感官更佳,且有利于汤中人参皂苷的溶出和保留。工艺D(高温蒸炖220 ℃ 30 min后转为150 ℃ 30 min,烤+蒸汽)人参鸡汤鲜味明显,浓郁醇厚,汤中人参皂苷Re和Rg1含量达15.01 mg/L,是一种营养保留好、炖煮汤感官佳的蒸烤箱炖煮工艺。
    超宽带雷达睡眠分期检测技术研究及其在空调上的应用
    毛跃辉, 张裕松, 梁博, 陶梦春
    家电科技. 2024, 0(zk):  155-16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2
    摘要 ( 41 )   PDF (260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现有环境电器难以实时、个性化地改善人体睡眠环境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宽带雷达的人体睡眠分期检测与环境改善技术。该技术利用超宽带雷达捕捉人体在睡眠过程中的生理信号,并通过构建深度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实现对睡眠分期的实时、精确识别;进一步,根据睡眠分期结果,执行相应的环境控制逻辑,以优化睡眠环境。在验证阶段建立了一套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效果测试,验证了该系统检测睡眠分期的准确性,以及功能逻辑的实际运行表现,证明该系统在改善睡眠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
    高转速高积厚转子式压缩机双支撑可靠性技术研究
    马永, 廖健生, 梁自强, 潘雯, 赵庆富, 李选平
    家电科技. 2024, 0(zk):  161-16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3
    摘要 ( 40 )   PDF (2695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采用高积厚电机高转速运行对泵体结构影响显著。为研究双支撑结构对其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并确保结构具有可量产性,运用轴系润滑、流体等仿真方法以及实验手段,确认了滑动分体式双支撑结构对高积厚高转速压缩机可靠性的相关规律,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结果表明:放大电机轴承间隙、小型化双支撑结构、在电机轴承处增加轴套以及优化内部流场,能够满足高转速高积厚压缩机的可靠性运行要求,同时具备可落地性。
    使用电辅助加热对房间空调器能耗及能效的影响——以南京典型居住建筑为例
    曹浩东, 姚克文, 周峰
    家电科技. 2024, 0(zk):  166-16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4
    摘要 ( 48 )   PDF (2940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行业耗电量约占全国居住建筑总耗电量的20%;随着冬季供暖需求的增长,空调行业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室内机中增加电辅助加热器。然而,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远低于空调在制热模式下的能效。长期使用电辅助加热会对空调能耗和能效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典型居住建筑空调使用电辅助加热的能耗和能效的具体影响,选择某型号2HP空调机型进行多工况实测,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空调全年性能预测曲线,并以某住宅户型建立模型,通过南京户外气象条件模拟计算客厅在2HP空调使用电辅热及未使用电辅热全年的预测耗电量,以及对空调能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典型居住建筑客厅用2HP空调电辅热额外耗电44 kW·h,降低制热季季节能效(HSPF)12.87%,降低全年能效(APF)5.61%。
    卷积神经网络的空调系统故障诊断可解释研究
    熊成龙, 李冠男, 劳春峰, 李伟, 王东岳, 代传民, 李锟
    家电科技. 2024, 0(zk):  170-17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5
    摘要 ( 49 )   PDF (242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深度学习,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在建筑能源系统受到广泛关注。在空气处理机组(Air handling unit,AHU)的故障诊断领域中,CNN的诊断性能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同时,CNN故障诊断模型缺乏可解释性,不利于其在实际工程的推广应用。为解决以上问题,基于公开的ASHRAE RP-1312 AHU故障数据,利用CNN构建了故障诊断模型,同时基于逐层相关传播方法对CNN模型进行解释。结果表明,基于CNN的诊断模型展现出较好的适用性,平均诊断正确率为99.94%。逐层相关传播方法为CNN模型提供了良好的可解释性,识别出模型在决策过程中的诊断机制。最后,通过对卷积层数、学习率以及β参数方面深入分析模型参数对解释结果的影响。
    吸气干度对R32转子式压缩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孟亚飞, 廖四清, 陈磊
    家电科技. 2024, 0(zk):  175-17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6
    摘要 ( 38 )   PDF (2545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吸气干度对R32转子式压缩机性能的影响,采用带吸气干度检测功能的量热器法,通过改变压缩机吸气干度,结合制冷循环理论分析,对压缩机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吸气过热条件下,吸气状态对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等熵效率基本无影响;吸气带液条件下,压缩机容积效率和等熵效率随吸气干度降低而降低,相对吸气过热,吸气干度为0.94、0.88时,容积效率衰减3.3%、8.0%,等熵效率衰减8.3%、14.8%。实际压缩排气温度与吸气干度线性相关。吸气带液区制冷剂质量流量受吸气密度和容积效率共同影响。压缩机制冷能力和EER在吸气干度为1时存在最大值。在吸气带液区容积效率和等熵效率衰减改变了EER曲线走势。
    空气源热泵热气除霜控制方法研究
    冯青龙, 何振健, 曾江毅, 刘钊行
    家电科技. 2024, 0(zk):  180-18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7
    摘要 ( 68 )   PDF (1824KB) ( 4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气源热泵冬季制热运行时通常采用逆循环除霜和热气除霜两种除霜方式。与逆循环除霜相比,热气除霜存在除霜时间长导致房间热舒适性差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了室外换热器冷表面温度对结霜和除霜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气除霜过程中的热量损耗显著高于逆循环除霜。同时,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结霜时长和除霜时长的变化,引入了除霜期间房间温度变化的评价指标。以逆循环除霜方式为对照,试验验证了不同除霜策略下结霜时长、除霜时长以及房间热舒适性的变化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通过优化热气除霜策略,制热运行时间缩短2.5%~14.9%,除霜时间可缩短10.8%~21.1%;除霜期间房间温降幅度减少0.36 ℃~0.9 ℃,同时,较逆循环除霜方式,房间温降幅度可减小1.76 ℃~1.88 ℃。
    空调器能力波动原因实验研究
    余海兵, 邹海如, 李林, 吕根贵, 谭裕锋
    家电科技. 2024, 0(zk):  184-18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8
    摘要 ( 29 )   PDF (2933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对某款36000 Btu/h能力段家用定速空调器,批量生产后抽检过程中出现制冷量波动根据抽检结果判定不合格的情况,从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等方面对空调器能力波动原因制定了6个优化方案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原型机蒸发器流路过热情况与蒸发器表面风速分布一致,将蒸发器流路由原9进9出优化为10进10出的方案对整机性能波动情况有较好改善作用,同时基于该方案更换某品牌 26.5排量压缩机后显著改善了整机能力波动情况,能力提升高达4.7%,能效提升高达7.1%。本研究为整机能力波动的情况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同行后续遇到类似问题提供了相关指导。
    毛细管流量对冰箱运行性能影响的研究
    毛宝龙, 任树飞, 李霄, 王一然, 吴卫民
    家电科技. 2024, 0(zk):  189-19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39
    摘要 ( 34 )   PDF (2715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某AQR-TZ42k型号冰箱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毛细管流量条件下的节能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研究发现:使用12 L/min、7 L/min、5 L/min毛细管流量分别进行测试,当毛细管流量为5 L/min时,整机稳定段耗电量最低为0.70 kW·h/24 h,随着流量增加,耗电量分别升高3%、14%;采用双毛细管分时控制,使用5 L/min(低负荷)+5 L/min(高负荷)、7 L/min(低负荷)+7 L/min(高负荷)、12 L/min(低负荷)+12 L/min(高负荷)毛细管流量分别进行测试,当采用5 L/min(低负荷)+5 L/min(高负荷)组合时,冰箱(含化霜段)耗电量最低为0.80 kW·h/24 h,随着流量增加,耗电量升高6%、19%。实验结果说明,通过分时控制毛细管流量,可有效提升冰箱节能效果。
    伴随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在吸油烟机流道中的应用研究
    吴童, 鲍明, 罗贤才, 杨淘, 刘正锋, 郁明跃
    家电科技. 2024, 0(zk):  193-20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0
    摘要 ( 34 )   PDF (5439KB) ( 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提供简化计算策略,实现吸油烟机整机系统的伴随拓扑优化计算及应用研究,并通过试验测试进行优化构型的可靠性验证。优化结果显示,在离心风机进风口两侧的流道内出现显著的构型特征;相比于原始流道,拓扑构型流道内低速漩涡区更远离风机进风口,减弱了进风口阻塞程度,实现气动性能的提升;试验数据表明,拓扑优化流道主要影响大流量工况下的气动性能,400 W风量增加0.65 m3/min,最大全压效率提升0.93%;噪声频谱显示,拓扑构型流道能够降低以气动噪声为主的高频段声压,其整机工作噪声降低1.14 dB(A)。综上,采用伴随拓扑优化方法,并通过简化计算策略所获得的拓扑构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为吸油烟机整机性能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基于空间加速度传感器的洗衣机振动位移精准辨识方法
    张斌, 谭卫林, 张树荣, 高玉泽, 赵子敬, 郭一杰
    家电科技. 2024, 0(zk):  201-20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1
    摘要 ( 51 )   PDF (3917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滚筒洗衣机脱水作业中,滚筒振动特性是衡量其运行效能的关键指标,而滚筒瞬态位移的精确监测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焦点与挑战。相较于位移的直接测量,加速度数据的获取更为便捷。聚焦于空间加速度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分析,针对数据中混杂的直流偏移成分及噪声干扰问题,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技术,在频域内实施有效的滤波操作与积分处理,得到需要的滚筒位移参数并与激光传感器得到位移曲线进行数据标定。实验证明,使用频域积分技术得到的位移曲线可以精确地逼近真实位移曲线,这种高精度的数据能够通过监测滚筒的位移变化来评估洗衣机的振动状态,进而有效控制洗衣机的振动问题。
    电热水器内胆支架材料选择及结构设计
    杜天海, 郑辉, 蔡想周, 刘云, 于水生, 石浩, 李帅
    家电科技. 2024, 0(zk):  207-211.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2
    摘要 ( 30 )   PDF (3578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电热水器内支架的设计对电热水器挂机承重能力影响较大,为了研究其对电热水器挂机承重性能的影响规律,总结设计方法,对电热水器内支架的设计进行了强度仿真及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内支架对电热水器挂机承重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材料及结构设计,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得到不同材料、长度、厚度、宽度、高度及相关夹角变化对电热水器挂机承重能力的影响规律,为后续电热水器内支架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建筑格栅内安装室外机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及改善方法研究
    任迪, 丁超, 徐超, 张江
    家电科技. 2024, 0(zk):  212-21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3
    摘要 ( 40 )   PDF (4877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高建筑格栅内空调器的高温制冷性能,首先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格栅造成的风量损失,分析格栅内外空调器室外机的流场分布。此外,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室外机安装位置、出风角度、增加套筒对高温制冷性能的改善。研究表明,安装建筑格栅后,室外机的出风格栅通过率为16.68%。为提高出风量,安装时尽量将室外机紧贴在格栅上,减小前侧距离,同时在距离及安装允许的情况下,将左侧距离增加,建议该距离大于170 mm。出风集中,能够提高格栅出风率,出风角度从45 °减小到0 °,格栅出风量增加了76.20%。格栅加装套筒,提高了格栅内部空调器性能,格栅通过率可以达到50%左右,制冷能效提升4.53%,制冷能力提升73.08%,制冷能力可以达到无格栅情况下的90.82%。
    基于振动噪声响应的空调外机电机支架设计研究
    朱标, 郝玉密, 任志栋, 张江
    家电科技. 2024, 0(zk):  219-22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4
    摘要 ( 32 )   PDF (3387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室外机电机支架受到电机和风扇的多种激励,是整机结构中重要的部件之一。但是目前行业内对其受激励产生的振动噪声失效形式及机理研究较少,从而对电机支架振动噪声方面的设计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造成设计效率低且具有潜在的市场质量风险。首先对电机支架进行模态仿真和工作变形测试分析,探究电机支架的实际振动形式;然后使用扫频测试法,研究各类激励引起电机支架振动噪声的贡献量,及其对整机振动噪声的影响。发现在目前结构形式下,仅风扇动平衡引起的基频振动激励对整机振动噪声影响较大,其他激励影响较小。
    柔顺剂投放量在洗衣过程中对织物性能的影响
    王昱坤, 胡娟, 张树荣
    家电科技. 2024, 0(zk):  224-22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5
    摘要 ( 38 )   PDF (2699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洗衣、护衣概念的推广促进了消费者对柔顺剂的使用,但柔顺剂的投放量对于处理后衣物的实际效果很难直观评价。家庭洗涤场景下,针对两种品牌柔顺剂,基于织物抗静电性、柔软性、手感触觉风格和留香性能四个维度,分析了不同柔顺剂投放量的效果。通过对以上织物性能的评价总结,定义柔顺剂投放量的评价方法,为后续自动投放柔顺剂的洗涤产品提供标定方法。
    第二部分 制冷与空调
    小多联空调系统高效智能的优化方案与实践
    李庆坚
    家电科技. 2024, 0(zk):  230-23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6
    摘要 ( 37 )   PDF (2508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分析了某品类的壁挂式小多联空调产品能效低和不能满足客户个性化智能健康功能需求的原因,针对低能效产品和无个性化智能健康功能的壁挂式多联空调产品给企业销售带来的不良影响,针对性地展开原因分析及专项措施解决,提出了小多联式空调器提升制冷量、提高能效比和个性化智能操控的优化方案,方案完成并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
    壁挂式空调器新风系统的结构优化设计与实现
    李先贵, 李超
    家电科技. 2024, 0(zk):  236-23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7
    摘要 ( 39 )   PDF (316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升,新风空调在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但是由于新风模块制造成本偏高,导致新风推广使用难度较大。为了降低新风模块生产成本,现提出一种新风模块设计方案,通过对新风模块结构零件进行优化设计,仅采用单个进风罩与蜗壳来实现新风功能。并对减少零件产生的噪声与风量问题进行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降低新风的生产与制造成本,且保持新风风量与噪声。
    提高空调换热器换热效果的研究和应用
    张玥, 王树涛, 徐春峰, 宁尚斌, 孙华超, 蒋贤国
    家电科技. 2024, 0(zk):  240-24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8
    摘要 ( 54 )   PDF (2416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空调器能效,重点聚焦换热器(蒸发器和冷凝器),利用现有的5 mm换热器,在端板间距和空调器箱体一致的条件下,从翅片类型、翅片数量以及管间距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和试验对比,选择出换热效果最佳且成本合适的换热器,在实现能效提升的同时保证空调器的性价比。
    高能效一体式左右结构屋顶机空调匹配研究
    徐春峰, 张玥, 王月帅, 蒋贤国
    家电科技. 2024, 0(zk):  245-24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49
    摘要 ( 30 )   PDF (2064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整机能效是各国产品的门槛,直接决定产品品质,也是节能双碳推进的要求。通过以提高空调系统能效的技术角度,从箱体尺寸和系统部件匹配角度,设计一款高能效产品。以60K屋顶机为案例,通过选择多种系统部件并进行多轮次的匹配与耦合,最终实现箱体尺寸,风场和换热器的最优搭配,从而确定最佳设计方案。
    空调风管机风机板结构基于形貌优化的减振设计
    袁涛, 许纪刚, 陈超, 王月帅, 梁洪启, 蒋贤国, 王朋
    家电科技. 2024, 0(zk):  249-25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0
    摘要 ( 38 )   PDF (3637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聚焦于空调系统中的轻量化和减振优化设计,通过理论分析、仿真模拟和实验验证,探讨如何在风管机风机板的结构设计中集成应用这两项关键技术。经测试对比验证,通过形貌优化设计后的风机板在刚度性能提升的同时,实现了减重16.7%,该方法为空调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进气工况对贯流风管机气动性能影响研究优化
    王子涛, 李小磊, 高旭, 余明养
    家电科技. 2024, 0(zk):  253-25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1
    摘要 ( 43 )   PDF (4059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贯流风管机受限于吊顶安装的形式约束,产品设计工况与实际使用工况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贯流风机本身具有偏心涡不稳定的流场特性,吊顶进气格栅等上游导流部件影响,导致风机风道性能下降和噪声恶化。因此,展开对不同进气工况的贯流风管机性能影响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研究进气工况对贯流风管机的性能影响规律,总结设计优化方法,对贯流风管机自由进气与下进气工况进行了实验测试及仿真机理研究。在下进气工况下,采用双导弧流道的下进气流道方案,并设计不同参数组合的双导弧流道,寻优多参数组合最佳点,改善流动分布,提升风量,改进流动效率,优化风机风道气动噪声性能,为后续贯流风管机设计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超低温制热工况R454B压缩机冷启动特性实验研究
    杨燃, 常骞, 宋殿瑶, 张振超, 胡英绪, 许纪刚, 蒋贤国
    家电科技. 2024, 0(zk):  259-26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2
    摘要 ( 31 )   PDF (2337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泵的推广应用对于全球推广碳达峰与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在宽温域内可靠运行既是市场需求又是行业内挑战,其中,压缩机的回油问题是超低温工况下影响热泵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实验分析了超低温压缩机冷启动动态特性,发现在缓升频控制策略下,压缩机在冷启动期间存在空油时间,定量研究了压缩机稳定运行频率和系统冷启动前待机时长对空油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频率的增加,空油时间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小幅回升、再继续下降的趋势;随着待机时间的增加,压缩机的空油时间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研究结果对热泵的设计和使用具有指导意义,尤其是在超低温环境下。
    室外无过冷管热交换器提升换热效果研究
    王树涛, 闫付强, 杨燃, 赵站稳, 蒋贤国, 许纪刚
    家电科技. 2024, 0(zk):  263-26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3
    摘要 ( 34 )   PDF (3037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设计室外翅片管式换热器时,传统的方法是在底部设计过冷管以抑制结霜。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过冷管内的制冷剂温度通常高于环境温度,这不仅会导致换热器面积的浪费,还会增加额外的设计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无过冷管的换热器流程,并通过引入过热制冷剂进入换热器底部,实现了全流路换热和抑制结霜的双重目的。实验研究分析表明,采用无过冷管方案的换热器在性能上有所提升。具体来说,与常规换热器相比,这种设计的机组在制热时长上延长了约15%,制热能力提升了约8.2%,制热能效提升了约5.4%。这些改进有助于开发出更加高效、舒适的偏制热领域空调器。
    天花机换热器流路优化研究
    李振宇, 杨瑞, 梁桂万, 蔡亿豪
    家电科技. 2024, 0(zk):  268-271.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4
    摘要 ( 29 )   PDF (199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空调性能,两器中胀管的选材大多为铜,随着空调器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铜价的持续升高,制冷空调行业采用的换热器逐渐向着高能效、小体积、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使用更小管径的铜管或者直接减少铜管数量可以满足以上需求。以2 P天花机为研究对象,其蒸发器使用D5铜管,控制迎风换热面积、铜管数量不变,通过对蒸发器分流毛细管进行调整、以及调整分路两种方式,将各分路出口温度温差控制在3 ℃以内,调整前APF为3.37。通过两种方式调整后,APF分别为3.57、3.6,分别提升5.9%、6.8%,通过最终结果比较得出结论,流路均匀对空调系统整体性能及能效有很大的影响。
    空调器冷热负荷研究进展
    孙轩, 张子祺, 蔡宁, 杨双, 叶至壮, 王伯燕
    家电科技. 2024, 0(zk):  272-27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5
    摘要 ( 43 )   PDF (1937KB) ( 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器负荷具有数量大、占比高、具备储能能力、使用周期与用电高峰期相对应等特点。空调器负荷研究已在我国电力系统调度中得到应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整体调控潜力巨大。空调器负荷建模是空调系统设计、运行和优化的基础,随着技术发展,模型将更加集成化和智能化。空调器作为用户侧柔性资源,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和运行效率。未来,空调器负荷建模将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创新技术的发展,为智能建筑提供更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单元机空调在高温高湿环境的实验研究
    陈日帅, 王兆林, 王志刚, 陈超, 赵站稳
    家电科技. 2024, 0(zk):  277-281.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6
    摘要 ( 26 )   PDF (2225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单元机空调持续在高温高湿环境运行时,容易频发触发高压压力保护停机,进而影响用户舒适性。为解决此问题,通过空气焓值法实验研究,总结单元机空调系统制冷时高压压力随室内不同干湿球温度以及室外环温变化规律。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此空调行业痛点,提出了通过空调压机相电流参数设置,通过室内机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的相对湿度值修正空调目标频率,以及室外机盘管传感器和除霜传感器单独控制等解决方案,为后续空调舒适性、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
    建筑气密性对不同机械通风系统换气效果的影响研究
    赵强, 刘德昌, 袁淼, 武凤玲, 魏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282-28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7
    摘要 ( 27 )   PDF (2661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机械通风是一种可以有效控制进入室内的空气数量和品质的通风换气方式,建筑气密性是影响其通风换气性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示踪气体,探究了不同建筑气密性条件下单向和双向通风系统对室内CO2浓度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单向通风系统来说,房间气密性直接决定其通风效果,在一定的房间气密性条件下,存在一个最优的设计通风风量,在该最优风量以下,提高风量对于提升换气效果有较大的影响。对于双向新风系统,通风效果主要取决于气密性与进-出风风量参数的耦合,通过优化风量参数,可以在不同气密性的房间实现同样的换气效果。研究明确了建筑气密性对不同机械通风系统效果的影响,为机械通风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种家用光伏空调解决方案
    陆汉宁, 王肖闯
    家电科技. 2024, 0(zk):  287-29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8
    摘要 ( 36 )   PDF (4462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光伏空调能够解决特殊用电场景下功能难题,如偏远地区通讯设备室、孤岛灯塔等。又能够为家庭用户节约用电费用。通过简化设计,去除传统光伏空调造价昂贵的专用光伏变流器和蓄电池,有效降低了光伏空调制造成本。通过控制器主动调节母线电压,实现光伏-市电功能自适应分配,将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内置入控制器内,提升了光伏板发电效率。兼顾了光伏空调制造成本与使用成本,实现了光伏空调市电与光伏供电柔性切换的功能。
    冰箱中交变电场加速果蔬成熟的研究
    任猛, 陈开松
    家电科技. 2024, 0(zk):  293-29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59
    摘要 ( 37 )   PDF (282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研究交变电场条件下果蔬代谢特点,初步评估交变电场保鲜作用机理,为后期冰箱环境下技术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通过分析冰箱环境下交变电场对果蔬感官、乙烯释放代谢、呼吸强度代谢的影响,综合评价电场实际作用效果。测试结果发现:低电场(30 V~100 V)条件下,果蔬代谢、乙烯合成代谢会受到抑制,该条件下有利于食材的长期存储。而相对较高的电场(500 V~1000 V)条件下,食材代谢强度更高、乙烯合成量更大,有利于未成熟呼吸跃变性果蔬的催熟。
    变频空调制热出风温度提升研究
    朱锦泉, 孙建平, 颜栩翰
    家电科技. 2024, 0(zk):  298-301.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0
    摘要 ( 66 )   PDF (1790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出风温度是空调器制热时是否舒适的关键因素,当出风温度较低时,人体感受到的就是在吹冷风,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为了解决空调器制热出风温度过低带来的不舒适问题,在不改变系统配置及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制热控制功能逻辑,实现出风温度的提升。用同一套样机在同一实验室对优化前后逻辑进行制热能力及出风温度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出风温度提升了1.1 ℃~2.9 ℃,有效提升空调使用制热的舒适性。
    空调器室内机风道结构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
    胡正璐, 郑伟栋, 张志光, 王晓天
    家电科技. 2024, 0(zk):  302-30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1
    摘要 ( 47 )   PDF (2135KB) ( 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能效的空调产品一直是市场竞争的主流,但随着技术成熟和产品趋于定型,尤其是对于结构较为简单的家用空调内机而言,难以实现能力能效的快速提升。为此,通过优化风道,加大贯流风扇,打破现有产品结构堡垒,提高空调内机风量,并优化蒸发器管路设计,达成节能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新开发的空调机型符合当下的市场节能趋势,其风量最高可增大204 m3/h,对中高频测试点的单点能效有明显提升,约提高4%,但增加了低频测试点负荷,单点能效最高下降1.34,从而季节能效与原机型相当。
    第三部分 材料与零部件
    铲齿散热器散热性能的研究
    殷凯, 王永亮, 李恕东, 金萌
    家电科技. 2024, 0(zk):  306-30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2
    摘要 ( 30 )   PDF (3436KB) ( 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铲齿技术是一种通过铲片机将一整块铝或铜切割成标准间距、一定厚度产品的新型材料加工工艺,可应用于散热器领域。Coil Designer进行仿真对比,并通过实验测试的方式,分析在相同条件下铲齿散热器与微通道散热器的散热效果。结果表明:与微通道散热器相比,铲齿散热器的散热效果表现更优,表面温度分布更为均匀,且表面无明显灰尘附着,为主机厂换热器的选择提供了试验数据及参考依据。
    吸油烟机用膨胀螺栓锚固性能的分析与改进
    胡涛, 蔡志阳, 任树栋
    家电科技. 2024, 0(zk):  310-31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3
    摘要 ( 28 )   PDF (285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解决现用的膨胀螺栓锚固力不足的问题,参考了市场上不同种类的膨胀螺栓,并在在不同的墙体上进行了锚固力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后发现现用膨胀管的不足,从而进行改进。增加了导向孔和迷宫型开口,以提升其导向性能。针对木螺钉,根据测试结果和拧紧所需要的扭矩值大小,选择合适的规格。
    吸油烟机风机架挂钩孔开裂原因分析及优化
    任树栋, 袁柯铭, 胡涛, 徐鑫, 龚国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315-31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4
    摘要 ( 49 )   PDF (292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吸油烟机作为厨房中频繁使用的电器,其安装的稳固性尤为关键。通过研究新产品的试用反馈中发现的风机架挂钩孔开裂问题,探究制造工艺中存在的缺陷根源,以吸油烟机的关键组件中风机架的挂钩孔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挂钩孔结构对该电器安装效能的影响,分析市场上四种典型的吸油烟机风机架挂钩孔结构类型,仿真对比分析四种结构在最大应力值及最大应力集中区域上的差异。采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检测不同结构的挂钩孔的极限承载力,获取其的承重极限值及挂钩孔的变形形态。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强度最优、应力分布最均匀,结构C、D方案的挂钩孔上侧安装接触位置发变形程度较轻,在挂钩孔的安装接触位置增加了压筋工艺,提升了挂钩孔强度。
    空调风板的电机齿轮疲劳寿命分析
    李保祯, 赵现枫, 曲明伟, 常松亮
    家电科技. 2024, 0(zk):  320-32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5
    摘要 ( 27 )   PDF (3380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空调风板运行过程中,电机齿轮不断啮合,承受着交变载荷的作用,易发生疲劳断裂,影响空调风板运动,进而影响空调的送风功能和整机的可靠性。因此,对电机齿轮的强度和疲劳寿命分析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基于有限元法对空调风板的电机齿轮强度和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首先,建立了简化后的电机齿轮组有限元模型,得到了齿轮强度。进一步,通过Abaqus与Fe-safe联合仿真,拟合得到齿轮材料Wöhler曲线,进而预测了齿轮的疲劳寿命,在标称力矩下满足要求。最后,讨论了极端情况下齿轮发生疲劳断裂的原因,为运动机构的结构可靠性设计以及电机性能选型提供参考。
    R454B热力膨胀阀整机匹配特性实验研究
    宋殿瑶, 常骞, 张振超, 杨燃, 胡英绪, 许纪刚, 蒋贤国
    家电科技. 2024, 0(zk):  325-32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6
    摘要 ( 30 )   PDF (1743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热力膨胀阀因其自动调节流量、安装维修方便等优势使其在商用空调领域仍应用广泛,如何使其最好地发挥其性能至关重要。通过研究空调单元机组在制冷运行时热力膨胀阀的调节对系统性能等参数的影响,发现在进行热力膨胀阀与整机匹配测试时存在最优静止过热度-1.5 K,使得系统性能发挥最优。此时蒸发器出口过热度为3.7 ℃,系统低压压力为0.81 ℃,出风温度达到最低14.2 ℃,即用户使用舒适性好、能效最高,同时能够实现节能减排。
    冰箱浪涌测试损坏变频板机理和解决方案
    任国兵, 阮兆忠, 张宝玉, 刘玉辉, 米春龙
    家电科技. 2024, 0(zk):  328-33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7
    摘要 ( 125 )   PDF (3036KB) ( 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浪涌是冰箱电磁兼容测试中的主要项目,并且容易出现通不过测试的情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压缩机电机的绝缘耐压能力不足而损坏变频板。如果压缩机电机绝缘被击穿时,会有很大的浪涌电流流过变频电路元器件而损坏元器件。现分析了冰箱进行浪涌测试的电压为4 kV,在EMI滤波电路共模电感和Y电容及压缩机分布电容的谐振放大后压缩机的绕组与机壳的电压达到5.5 kV以上,压缩机内部电机的绕组与座簧(与铁芯及机壳相连)之间的电气间隙较小,该间隙易发生击穿,发生击穿后,很大的浪涌电流会击坏变频电路的IGBT,烧毁变频板,冰箱浪涌测试通不过。
    家用制冷压缩机电机烧毁原因分析与改善
    梁满仓, 戴竟雄, 方成, 洪平, 潘岳凌
    家电科技. 2024, 0(zk):  333-33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8
    摘要 ( 45 )   PDF (2735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介绍了家用制冷压缩机电机的结构,对制冷压缩机电机烧毁典型现象进行了归类。针对家用制冷压缩机电机烧毁的现象,通过建立电机模型和外电路耦合的方法,试验分析电机在过载、绕组匝间短路、绕组相间短路情况下的绕组温度分布情况,找出电机绕组烧毁的根本原因。便于后期对制冷压缩机电机烧毁故障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方案。
    热水器直流风机进风口尺寸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
    黎浩辉, 谢飞, 黄平飞
    家电科技. 2024, 0(zk):  336-33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69
    摘要 ( 65 )   PDF (3334KB) ( 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于风机的风量、噪声等性能指标要求不断增长,本研究旨在探讨热水器直流风机进风口尺寸的变化对风机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不同进风口尺寸下风机的流量、压力、效率和噪声等性能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进风口尺寸的合理调整可以显著优化风机的性能,为热水器的高效运行和低噪声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铝管蒸发器在家用分体机中的可行性分析
    叶杨凡
    家电科技. 2024, 0(zk):  340-34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0
    摘要 ( 47 )   PDF (248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铜资源匮乏,是铜进口国,对外依赖度很高且定价权不足,而铝资源丰富,是铝出口大国。铜价持续位于高位,且处于上升态势,空调企业成本压力越来越大,“铝代铜”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研究铝管蒸发器在家用分体机上的可行性,在试验研究基础上,从性能、可靠性、可制造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通过试验得出,性能方面,同管径下,铝管蒸发器性能较铜管蒸发器约降低1.5%;可靠性方面,通过优化流路铜铝焊点设计、选择不锈钢材质等可满足扳管、电气安全及耐腐蚀性要求;可制造性方面,虽自动焊率有降低,但焊点总体数量不多,对于实际生产影响较小,同时焊接问题可通过一体化端板设计或更换不锈钢材质进行解决。
    PUR胶水替代双面胶纸在空调柜机面板的应用
    蔡阳阳
    家电科技. 2024, 0(zk):  344-34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1
    摘要 ( 34 )   PDF (3739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柜机面板由底板与装饰板通过胶粘剂粘接而成,随着近年来柜机外观装饰板材质的变化与外观结构的美观设计,对胶粘剂的强度体积比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生产工艺上正在逐渐转向自动化、高效率、低成本与低污染,原有的VHB双面胶纸不能满足现有工艺需求。为了寻找替代VHB双面胶纸的强度体积比更强的粘接材料,同时革新现有生产工艺,通过研究现有使用的PUR粘接机理、粘接工艺以及相关性能实验结果,并与VHB胶纸性能与相关工艺进行数据对比,证明了PUR热熔胶粘接工艺替代VHB胶纸在空调柜机面板粘接工艺上使用能提高产品性能和降本增效。
    热塑性高分子的阻燃改性及其在厨电产品中的应用
    刘志阳, 赖绍兴, 田梦涛, 余冰波, 王铭
    家电科技. 2024, 0(zk):  349-35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2
    摘要 ( 28 )   PDF (1802KB) ( 1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综述了热塑性高分子材料阻燃改性的研究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燃烧过程,分析了材料的阻燃机理,梳理了目前阻燃剂的研究现状以及阻燃材料制备方法。阻燃高分子材料的阻燃功能主要通过固相阻燃、气相阻燃两种机理相互协同实现。卤系、磷系、膨胀型阻燃剂是目前常见的阻燃改性剂。在阻燃高分子的制备中,共混法由于工艺简单、易于操作的优势,是目前应用普遍的工艺,然而此方法阻燃剂和基材相容性差,材料力学性能较低,阻燃剂易于析出是目前主要的发展难题;共聚阻燃改性工艺相较于共混法工艺较为复杂,然而此方法可以在较低阻燃剂添加量的基础上实现优异的阻燃效果,并且阻燃性能更为持久,是目前研究的重要方向。综合材料制备工艺、生产成本、应用场景,厨电产品热塑性阻燃高分子今后会逐渐向无卤环保、耐老化、阻燃寿命长以及低成本制备的方向发展。为厨电产品用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和制备提供有益参考。
    空调室外机面板跌落研究
    焦学超, 袁涛, 陈超, 赵站稳, 梁洪启
    家电科技. 2024, 0(zk):  354-35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3
    摘要 ( 33 )   PDF (3664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电产品面对各种运输问题,尤其是意外跌落冲击,可能导致功能丧失或减弱,以及外观损伤。为避免产品此问题,传统常规设计方式为,在实验室进行实物验证。整改实验通常需要多轮次验证,该方式实验周期长、开发成本高。通过计算机CAE仿真手段,可同时对比多种方案优劣,进行针对性的整改,可提高设计效率,减小投入成本。以某空调外机典型问题-面板跌落变形失效为研究对象,建立跌落计算模型,经过仿真分析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不断修正仿真模型,两者对标分析。结果显示:此理论研究能够准确分析出结构强度薄弱点,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趋势相同。仿真技术可以指导实验,选出最佳方案后,进行结构强化,提升机械强度。此方法可用于产品开发过程中,提前识别风险点,优化结构方案,提高产品可靠性。
    一种空调挂机泡沫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王羽, 段良, 常雪松, 陈澎钰, 张纪宝
    家电科技. 2024, 0(zk):  359-36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4
    摘要 ( 34 )   PDF (2803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理论分析和仿真相结合的手段,对某款空调挂机的包装泡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首先依据包装缓冲理论,计算出缓冲包装泡沫的厚度和接触面积理论值;其次,利用跌落仿真手段,提取泡沫在典型时刻所受的载荷;然后以应力为约束条件,以泡沫吸能为优化目标,运用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原始泡沫结构进行材料分布优化分析;最后结合拓扑结果和跌落仿真结果,获得最终的包装设计方案。方案经防护试验验证合格,且包材用量比优化前降低了9%,实现了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条件下包装泡沫的轻量化设计。
    突跳式温控器受振动影响的可靠性研究与分析
    杨旭, 胡一群, 黎尚民
    家电科技. 2024, 0(zk):  363-36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5
    摘要 ( 41 )   PDF (3800KB) ( 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突跳式温控器为实现自动上料完成自动化装配,计划采用振动盘振动的上料方式。为了研究振动对突跳式温控器性能的影响规律,验证突跳式温控器受振动影响的可靠性,对突跳式温控器进行了振动相关的实验研究和分析。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不同复位方式和不同材质突跳式温控器受振动后的影响规律,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动作温度的突跳式温控器,通过MiniTAB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方差、时间序列等统计分析,得到直观动作温度变化趋势。通过对突跳式温控器的物理剖解和结构分析,得到陶瓷杆与双金属片的位移、温控器材质对温控器产生温度漂移的影响较大,为后续突跳式温控器使用振动上料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F型吸气管对转子压缩机高频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
    李选平, 廖健生, 梁自强, 马永
    家电科技. 2024, 0(zk):  367-37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6
    摘要 ( 35 )   PDF (2465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明确双缸大转子压缩机取消储液器后压缩机性能的变化趋势,故将压缩机原有储液器替换成F型吸气管进行性能测试。经实验发现,F 型吸气管替代原有储液器后,高频性能恶化明显,因此重点对F型吸气管对压缩机高频性能的影响展开研究。利用CFD仿真技术发现F型吸气管替代储液器后高频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是F型吸气管不存在原储液器内部的吸气增速现象,且管内出现抢气回流的现象。同时,发现F型吸气管的管径和管长无法缓解高频能力衰减,但可通过采用渐缩管形式增加吸气流速或降低管内沿程损失的方式,达到缓解高频能力衰减的目的。
    吸油烟机流量调节对空气性能及流场的影响
    袁柯铭, 任树栋, 余将存, 马瑞敏
    家电科技. 2024, 0(zk):  371-37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7
    摘要 ( 62 )   PDF (4009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吸油烟机吸风口处的负压分布状态和流速大小对吸油烟机空气性能的优劣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对吸油烟机捕获油烟效果的好坏也至关重要。在模型吸油烟机样机的风道内设计可活动的调风板,活动调风板可以偏转至不同的位置。通过对模型样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空气性能试验数据分析、吸风口和风道的流场仿真分析,研究当吸油烟机的调风板处于不同位置时,对模型样机的空气性能和吸风口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调风板位于居中位置时,左/右吸风口处的负压分布和流速近似相同。当调风板向一侧偏转时,相同转速下随着偏转距离增加,偏转侧的吸风口负压分布区域和流速逐渐减小,非偏转侧的吸风口负压分布区域和流速逐渐增大。
    冰箱变频控制器效率的优化设计
    袁庆庆, 刘龙球, 胡扶遥, 夏季
    家电科技. 2024, 0(zk):  375-37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8
    摘要 ( 28 )   PDF (269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变频冰箱的核心变频控制部件之一——变频控制器系统消耗整台冰箱75%~95%的电能,如何降低冰箱变频控制器的损耗,提高转换效率,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传统的变频控制器硬件基本结构的分析,解析了变频器中不同电路部分的损耗情况,重点就桥式整流,H6逆变全桥和控制回路的损耗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举例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计算,且同步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对比传统的变频控制器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变频控制器硬件损耗,提升电机和变频控制器的整体效率。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储液器对性能的影响分析
    吴飞, 廖四清, 陈磊
    家电科技. 2024, 0(zk):  379-38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79
    摘要 ( 44 )   PDF (2162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储液器在系统中发挥的功能,研究传统高背压转子式压缩机(简称有储机型)取消储液器(简称无储机型)后的性能变化趋势,并对基于系统参数的变化分析原因,为后续取消储液器的系统构架提供可行性分析。首先,通过单体仿真,发现在GX工况下(吸气过热度8 ℃),有储机和无储机的COP基本一致,试验台实测的结果是两者COP差异<0.4%,与仿真数据基本吻合;而通过搭载空调系统测试以及在单体吸气干度试验台复现,发现直接替换压缩机,系统配置不变更,无储机型的吸气带液量增大,能效衰减约5.2%,而通过调整节流组件及制冷剂封入量,可以实现无储机型整机性能不衰减(能效差异<0.5%),此时两者的吸气带液量基本一致。最后,摸底了调整系统配置之后的Max排气温度,发现温度不超过115 ℃,符合压缩机规格书要求。
    基于有限元强度分析的洗衣机三脚架结构优化设计
    李辰, 王昱坤, 张树荣
    家电科技. 2024, 0(zk):  384-38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0
    摘要 ( 34 )   PDF (3266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脚架为滚筒洗衣机内筒组件中重要的结构件之一,影响着内筒系统的整体刚度。但是,在测试和实际使用中,发生三脚架开裂的严重失效,这对产品的可靠性带来巨大的威胁,甚至可能对用户的安全产生影响。使用有限元仿真的方法,针对内筒三脚架在工作载荷作用下进行力学模拟评估,并根据得到的应力分布云图,以降低应力水平为目标,针对三脚架的结构设计进行优化。通过对新设计在相同工况下的仿真分析与原始设计的横向应力云图对比,验证了新的三脚架设计可以大幅度降低应力水平,大大降低了三脚架强度失效的风险。
    第四部分 健康适老与智能
    家用燃气快速热水器零冷水技术
    唐元锋
    家电科技. 2024, 0(zk):  390-39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1
    摘要 ( 39 )   PDF (227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要介绍燃气热水器实现零冷水功能的第一代全管预热技术、第二代ECO节能预热技术、第三代精准预热巡航技术以及三大零冷水预热技术对应的优缺点。
    智慧厨房发展趋势研究
    杜毅林, 李剑, 王伯燕
    家电科技. 2024, 0(zk):  394-39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2
    摘要 ( 212 )   PDF (1864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智能厨房的普及率逐步提高,目前智能家电多数停留在单品智能阶段,不同智能电器之间兼容性较差,不同品牌产品之间无法进行互联互通。概述了智慧厨房的历史及现状,从技术功能的改进、行业的发展趋势、厨房环境和不同群体用户行为三个方面研究和对比了国内外智慧厨房的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智慧厨房控制入口多样、高端智能产品套系化和散点式单品智能化的特征,从用户体验升级、设计美化和成套化、生态化发展、数据安全性几个方面展望了智慧厨房的发展趋势。
    冰箱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王志坤, 王伯燕, 蔡宁, 张宇佳, 王超, 曹焱晶
    家电科技. 2024, 0(zk):  398-40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3
    摘要 ( 95 )   PDF (186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冰箱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保鲜、化学保鲜和生物保鲜三大类方法。介绍了传统冰箱保鲜技术,包括直冷式与风冷式冰箱的优缺点,以及基于精准控温、分区贮藏和气体控制的保鲜技术。新型冰箱保鲜技术方面,电、磁场保鲜技术、光照保鲜技术和等离子保鲜技术等前沿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出冰箱智能化应以食品保鲜为核心,结合物联网技术优化人机交互体验,并提供科学的贮藏建议。未来冰箱保鲜技术将向多元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安全食品的需求。
    冰箱通信系统的设计
    左秋杰, 汪良树
    家电科技. 2024, 0(zk):  403-40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4
    摘要 ( 29 )   PDF (1931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冰箱控制系统以显示板作为主机,其操作系统储存有逻辑控制程序;控制板作为从机,负责负载驱动;冰箱显示板与主控板之间需要连续不间断通信,显示板通过发送通信数据驱动控制板对冰箱进行制冷控制,通信系统是保证数据传输与控制的可靠性的关键因素。通过对冰箱通信系统设计,自定义包括引导码、通信头码、 状态数据、控制命令、校验码和结束电平的通信协议,使得通信过程准确、便捷。
    臭氧协同金属氧化物对泡菜净味效果的研究与应用
    曹衡, 陆涛, 陈开松
    家电科技. 2024, 0(zk):  406-40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5
    摘要 ( 31 )   PDF (1817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泡菜作为一种蔬菜发酵制品,含有大量的挥发性化合物,在冰箱储存过程中易导致间室产生较重的泡菜气味,影响消费者使用体验。研究分析了常见泡菜的挥发性气味成分,并研究臭氧与金属氧化物协同作用对泡菜的净味效果,以单系统泡菜冰箱为载体输出泡菜净味模块,解决泡菜冰箱冷藏室泡菜净味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臭氧协同金属氧化物作用对泡菜气味具有明显的净味效果,净味效果能满足消费者的感官要求。
    提高私域问答精确度方法的研究
    司福东, 刘春飞, 赵乾
    家电科技. 2024, 0(zk):  409-41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6
    摘要 ( 25 )   PDF (1708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问答在各个领域都显示出了重要的地位,答案的精确度是衡量问答系统的直接且重要的指标,为了提高精确度,则需要提高问题的相似匹配与召回结果排序的准确率,根据目前文本向量化匹配的技术基础之上,通过实验研究得到弹性混合匹配与对召回结果根据阈值分段处理可以提高私域问答精确度,并通过对家电私域问答实验数据结果分析,总结出私域问答高精确度的方法,为后续智能问答提供理论方法的指导。
    一种基于多目标参数优化的智能家电控制算法
    郭义合, 张旭, 李振刚
    家电科技. 2024, 0(zk):  413-41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7
    摘要 ( 38 )   PDF (1743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智能家居走进千家万户,家电智能控制算法越来越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家电智能控制算法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随环境等动态要素(实时)变化的控制参数优化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基于(实时)人类反馈强化学习和多目标参数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实时自适应算法。在空调实验数据上,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同时为智能空调控制指出了一个优化方向。本算法的贡献在于:1)拟合预测算法,首先基于聚类算法的群组分析,生成包括房型,空调参数等环境要素的拟合模型,然后基于当前空调状态预测空调状态变化;2)反馈强化学习算法,利用空调状态变化和用户事后干预为反馈,结合实时状态(环境),实时优化决策模型;3)多目标参数优化算法,针对用户体验,空调节能等多目标,寻找控制参数最优解的算法。
    智能语音交互中的多意图解析技术研究
    唐杰, 贾巨涛, 李立辉, 张鹏, 杨驰
    家电科技. 2024, 0(zk):  418-421.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8
    摘要 ( 50 )   PDF (2304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智能家居的广泛普及,用户逐渐习惯于通过语音同系统进行交互,实现智能家居设备控制。但是传统的单意图识别对话系统无法解析这些复杂的指令,导致交互过程生硬、用户体验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块级联的多意图解析对话系统。该系统首先利用意图切分模型将用户的多意图请求切分为单意图请求;接着通过粗粒度意图分类和细粒度意图分类两级分类模型提取单意图类别;最后在对话管理模块中基于预设规则补全领域和词槽信息。使用六种家电品类的数据对该系统性能进行评估,系统整体的基础指令准确率达到100%,泛化指令准确率超过96%,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
    集成红外检测与智慧厨房交互的解决方案
    范成渝, 李刚, 林文煌, 唐熙辉
    家电科技. 2024, 0(zk):  422-42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89
    摘要 ( 36 )   PDF (2405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厨房安全是关注最多的话题之一。现在小区住宅越来越现代化,会有一些如住户外出、燃气管道老化、老年人健忘等原因引起的厨房危险情况,设计了融合红外温度传感器和Wi-Fi/4G模块等多层次检测的厨房安全预警模块,该方案通过使用非接触红外温度传感器、DMOS人体存在模块对厨房人员微动作和动火温度进行监测,结合APP或云平台在线实时监控,判断厨房状态是否安全,若出现非正常状态会作出相应的提示,并通过通知用户,减少家庭火灾发生率。
    离线语音自由说关键技术研究及空调应用
    陈伟杰, 吴振樑, 胡志娟, 熊军, 韩东, 陈妃味, 仵小勇, 陈春好
    家电科技. 2024, 0(zk):  425-42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0
    摘要 ( 64 )   PDF (2195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语音交互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应用,就空调器领域而言,语音交互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解放双手,摆脱遥控器。然而,语音交互也一直存在两个痛点和难点,一是离线语音交互本地指令词有限,一般在100个词左右,很难覆盖消费者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总是让消费者有“语音不灵敏”的体验感;二是在线语音虽然指令库多、功能丰富,但必须联网,且受限于网络速度和数据传输链路长,经常给用户带来“响应速度慢”的不佳体验。基于此,提出一个全新的离线语音自由说语音交互技术,将离线的响应速率与在线的丰富指令库两个优点相结合。
    冷藏冷冻箱的食材管理系统
    吕秀凤, 武继荣, 周玲, 彭丹丹, 吴明霄, 陈泽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430-43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1
    摘要 ( 33 )   PDF (2809KB) ( 1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们对食材保鲜和饮食健康的关注度提升,多样化的食材管理方法被应用到冰箱和冷柜,管理着食材的进出,并与人们的健康饮食进行关联。通过图像识别、RFID、OCR、NFC和语音技术都可以实现食材管理,但每种方式都具有一定的技术局限性,导致在产品上的应用推广受限,其中NFC技术有着低成本、高识别率和易生产等优势,更易于推广应用,基于NFC技术的食材管理系统,包含硬件设计原理和软件设计流程,通过NFC食材夹管理食物的进出和保质期限、营养管理等,可为用户提升体验感,既适合家用,也可以推广商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智能家居领域利用AIGC大模型实现全屋智慧场景自编排交互体验的系统和方法
    田云龙, 王统帅, 牛丽
    家电科技. 2024, 0(zk):  435-43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2
    摘要 ( 57 )   PDF (1955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尤其是AIGC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和推广,势必会对智慧交互体验产生较大影响,比如原来智慧家庭场景都是各厂商预先设定和配置好的,用户只能被动使用和接受固定搭配的智慧家庭场景,且大多数用户对智能家电的配置方法不了解,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的智慧场景需求。聚焦智能家居领域,结合用户在使用全屋智慧场景过程中遇到的诸多体验问题,通过提供一种结合AIGC大模型技术实现全屋智慧场景自编排的方法,让用户可以说一句话或屏端拖拽设备就能轻松实现智慧场景自定义,既方便又快捷,从而解决长期困扰用户不会用和门店不愿推的难题,最终目标是打造全屋智慧场景交互新引擎,让用户的智慧场景体验因人而异,常用常新。
    OTA技术在家电行业中的应用研究
    付伟, 马成东
    家电科技. 2024, 0(zk):  440-44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3
    摘要 ( 49 )   PDF (2298KB) ( 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OTA升级已成为智能家电的基本功能,让OTA升级技术为厂家带来更多的收益是技术进步的价值体现。厂家通过OTA平台管理升级业务,在家电生产环节,生产系统根据家电型号向OTA平台获取对应的固件程序,自动完成家电的固件写入和检测;对于已销售的家电,用户通过手机APP、家电屏端、语音等方式对家电升级,实现家电功能迭代;厂家部署静默升级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解决家电的潜在问题;售后服务系统通过OTA平台对用户反馈的问题家电推送升级,能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可见,OTA升级技术在家电生产环节、用户使用阶段、产品售后服务中的应用,对厂家的生产提效、产品功能迭代、解决设备问题、降低售后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上下文学习在家电知识问答中的应用
    周少龙, 刘广通, 窦方正, 刘朝振
    家电科技. 2024, 0(zk):  445-44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4
    摘要 ( 45 )   PDF (1999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能力的增强,如何处理长文本理解已成为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有减少输入模型的长度,或者扩展模型的上下文窗口大小等策略来缓解长文本理解的难度,然而,在特定知识领域,使用小规模大语言模型很难在不进行微调的情况下对长文本的理解达到预期结果,容易造成幻觉答案、缺失关键信息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不区分上下文位置信息的模型微调策略,采用高效参数微调小模型的方式适应家电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捕捉上下文信息,使长文本中重要信息能够聚合。最后,通过在家电领域的说明书数据集上验证,使用检索增强生成技术召回的长文本内容对微调方法进行了评估,该策略比基线测试性能准确率提高了5%左右。
    面向健康居住环境的智能调控技术研究
    王勤驰, 田云龙, 牛丽
    家电科技. 2024, 0(zk):  449-45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5
    摘要 ( 48 )   PDF (2529KB) ( 4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课题将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智能家居系统中,使其能够深度理解语言、理解生活、理解用户,能够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流、更高效的智慧控制,并能依据用户喜好,提供个性化场景定制。面向健康住居环境的智能调控技术,以家庭为载体,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会分别研究4种典型的生活场景:智慧睡眠场景、智慧起居场景、智慧沐浴场景、智慧厨房场景,针对每个典型生活场景,会依次进行场景设计的环境因子与居民身心健康因子指标及其关联的分析、调控策略分析,将家庭设备智能控制、家庭环境感知、家人健康感知、家居安全感知以及信息交流、消费服务等家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低碳、健康、智能、舒适、安全的家居生活方式。
    基于通感一体的空调智能调控技术
    李伟, 贾奇伟, 陈栋, 王博鹏, 劳春峰, 宋玉军
    家电科技. 2024, 0(zk):  456-46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6
    摘要 ( 42 )   PDF (3105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 5G、Wi-Fi、物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仅具备远程控制及云端场景算法能力的联网空调已难以满足用户对新一代智能空调的需求。感知家居环境及空间中人体活动状态,进而使空调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控制的感知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在通感一体技术驱动下,在满足空调通讯能力的 Wi-Fi 模组上同步利用射频信号实现对空间和人的感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计了集 Wi-Fi 与雷达于一体的通感一体新模组,该模组通过信号处理、AI 抗干扰算法等技术实现对房间内人的存在性和距离的精准感知,并借助感知结果实现风避人吹、免唤醒交互、靠近推送、无人节能等智能化功能场景。基于通感一体的空调智能调控技术通过对环境、人体的感知和自动决策,赋予空调主动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了用户对空调的使用体验。
    提升儿童青少年照明产品近视防控合格评定影响的对策分析
    甄宝华, 李婷婷, 朱磊, 黄颦
    家电科技. 2024, 0(zk):  461-46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7
    摘要 ( 23 )   PDF (1605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普通教室照明产品和读写作业台灯是儿童青少年学习用品,在学校教室学习和家庭学习中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改善学校和家庭的视觉照明环境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有效措施。通过对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照明产品当前主要的质量安全风险和市场准入政策的现状进行阐述,对目前进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照明产品的质量监管情况和质量保障措施进行分析,为提升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照明产品性能合格评定影响力的对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菠菜营养炒制工艺研究
    童晶晶, 胡杨, 萧展锋
    家电科技. 2024, 0(zk):  464-46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8
    摘要 ( 29 )   PDF (2005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研究菠菜燃气炒的最优工艺,以感官评分、烹饪时间、维生素C保留率为指标,研究固定火力、小火转大火、大火转小火不同模式对烹饪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火力烹饪模式下,采用A4(8挡2 min)模式,时间最短,感官评分最优;先小火后大火烹饪模式下,采用B3(4挡1.75 min转6挡1.25 min)模式,感官评分最优;先大火后小火烹饪模式下,采用C3(8挡1 min转2挡3.25 min)模式,感官评分最优;三种模式感官评分差异不显著(P>0.10),维生素C保留率比较为C3(64.07%)>A4(63.05%)>B3(59.50%)。综合考虑感官评分、烹饪时间、维生素C保留率,菠菜燃气烹饪的最优工艺为C3,即8挡1 min转2挡3.25 min。
    偏热环境睡眠状态下人体热舒适性研究进展
    王伯燕, 杨统乾, 高立国, 王晗, 刘震, 迈志远, 刘岐
    家电科技. 2024, 0(zk):  469-47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099
    摘要 ( 31 )   PDF (1877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探讨了室内环境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偏热环境下,人们普遍使用空调和风扇等设备来调节室内温度,但这些设备的使用增加了能源消耗。进一步探讨了空气流动与人体热舒适的关系,指出气流可以显著增强人体热量的散失过程,但风速调节策略的复杂性。在偏热环境下睡眠状态下热舒适研究方面,分析了睡眠分期与睡眠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多导睡眠监测系统(PSG)、体动记录仪和调查问卷等。构建专门面向睡眠状态的人体生理热调节模型及热感觉预测评估模型的至关重要,并展望了利用智能家电和智能家居构建智能化睡眠环境控制系统的可能性,以减少能源消耗并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空调室内人体热舒适控制研究综述与展望
    黄康康, 高旭, 陈开东, 梁之琦, 叶海森, 刘继胜
    家电科技. 2024, 0(zk):  474-47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0
    摘要 ( 41 )   PDF (2016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空调使用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对于房间空调器等设备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能的关注度也在日益增加。研究综合了室内热舒适评价的六个关键指标:平均热感觉指数、热感觉投票、有效温度、标准有效温度、空气分布特性指标以及热舒适投票模型。这些指标被划分为两大类:热舒适主观评价模型和热舒适客观评价模型。客观评价模型可以通过特定的公式进行计算,而主观评价模型则依赖于人们的投票结果,但这两类模型目前都无法直接应用于空调系统的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总结了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种思路是对热舒适客观评价模型进行简化,使空调系统能够根据简化后的模型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二种思路是利用热舒适主客观评价模型,建立机器学习模型。这一模型将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和热成像技术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驱动,从而实现空调系统的精确控制。相信未来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空调系统的舒适性和节能性能,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基于毫米波雷达的睡眠监控技术研究
    黄育夫, 高旭
    家电科技. 2024, 0(zk):  479-48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1
    摘要 ( 88 )   PDF (2786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空调的普及应用,空调的舒适性是用户最关心的课题。而睡眠场景是用户最能体验舒适性的场景。以往的空调针对睡眠场景一般是设定固定的睡眠曲线进行温度调节,但是由于无法监控到用户睡眠信息反馈,无法灵活调节空调以满足各种不同用户的需求。一般监控睡眠的方法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接触式的睡眠监控设备令用户睡眠会产生不适感,研究的是非接触式的睡眠监控方法。本文阐述了通过利用非接触式的毫米波雷达能检测人体存在和人体睡眠信息,并结合空调的应用场景,空调进行精确控温、智能新风、智能风速等控制,为用户打造舒适睡眠的场景,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空调外机自清洁效果优化与控制策略分析
    王美, 孙佳琪, 胡宽宏
    家电科技. 2024, 0(zk):  484-48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2
    摘要 ( 44 )   PDF (2612KB) ( 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成为家庭和办公环境中不可或缺的电器设备。然而,空调长时间运行后,冷凝器上会积累大量灰尘、细菌和污垢,不仅影响制冷效率、元器件可靠性,还可能对室内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空调冷凝器的自清洁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空调冷凝器自清洁的效果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经过6个工况测试确定了优化方案为提升外机结霜阶段的运行频率,同时执行内管过负荷限降频,该方案显著提升了外机结霜厚度,优化了自清洁效果。
    红外测温解决集成灶干烧的算法研究
    林文煌, 李刚
    家电科技. 2024, 0(zk):  489-49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3
    摘要 ( 33 )   PDF (1902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红外测温技术的算法,以检测集成灶的干烧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与可靠性,在不同锅具材质和火力下,通过设定的温度阈值和温度变化率能够准确区分正常烹饪与干烧状态。相比传统的方法,显著提升了检测的精准性和响应速度,减少了误判可能。为集成灶干烧防护提供了更安全、便捷的解决方案,未来可以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数据进一步优化检测精度,确保用户安全并提升使用体验。
    大数据驱动的冰箱智能除霜应用研究
    陈峰峰, 杨昀松, 任飞, 曹代华
    家电科技. 2024, 0(zk):  493-49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4
    摘要 ( 30 )   PDF (3881KB) ( 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传统家电行业正经历新技术和业务需求交织融合的历史变革。通过对大量用户冰箱数据统计分析,制定了时间-温差-大数据指标提取规则和除霜决策规则,间接辨识蒸发器凝霜程度,在冰箱性能开始恶化时刻启动除霜。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在大数据平台部署了时间-温差-大数据智能化霜系统,针对每台冰箱的每次化霜周期建立标准温差值进行判断决策,通过对优化前后的对比,优化后除霜周期明显得到延长,可对冰箱带来多方面的性能提升。
    第五部分 工业设计与用户体验
    橱柜电器一体化趋势探讨
    张宇佳, 王伯燕, 李剑, 徐传芳
    家电科技. 2024, 0(zk):  500-50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5
    摘要 ( 26 )   PDF (1608KB) ( 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橱柜和电器市场先后经历了供不应求、供需平衡、激励竞争的阶段,行业逐渐发展成熟。概述了国内外橱柜、厨房电器以及整体厨房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橱柜电器行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国家大力推动家居家电行业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出了从设计、功能、安装、售后服务几个方面提升橱柜和厨房电器的同步发展方式,推动橱柜和厨房电器的一体化协同发展;展望了居民消费升级和消费者群体分化背景下的橱柜电器一体化发展趋势。
    基于用户旅程图与TRIZ理论的家用厨房空调研究设计
    刘颖, 伍俊宇, 王振勇, 熊军
    家电科技. 2024, 0(zk):  503-50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6
    摘要 ( 35 )   PDF (2136KB) ( 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作为处于产品导入期的家用电器,家用厨房空调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行业对用户需求的挖掘不足。为了设计出更加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采用用户旅程图与TRIZ理论对家用厨房空调进行创新设计研究。首先,基于桌面研究、问卷调研法和用户访谈绘制用户旅程图,通过峰终定律分析用户旅程图中的用户需求和机会点。其次,利用TRIZ理论的阿奇舒勒矛盾矩阵等工具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创新设计了家用厨房空调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运行模式和语音控制功能,并打造了易清洁功能属性。为今后家用厨房空调提供设计思路与参考。
    基于用户使用习惯的热泵节能控制策略
    袁文昭, 梁勇超, 代文杰
    家电科技. 2024, 0(zk):  508-51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7
    摘要 ( 32 )   PDF (2388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用户在需要采暖的过渡季节习惯白天关机晚上开启热泵设备,这样的使用习惯使得热泵开机阶段的频率控制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为研究不同开机频率下房间温升效果与耗电量的差异,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通过对比80 Hz和68 Hz初始频率下机组运行效果发现,两种方案室内温升效果相当,但68 Hz运行频率比80 Hz在1 h内的耗电量降低了14%。通过逐时数据对比发现,水温增长过快是导致高频率启动运行能耗高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出开机阶段的频率控制需与水温增长速率关联的结论。该实验结果可以为热泵机组开机频率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参考。
    文本分析法在家电售后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吕舒琦, 王国导, 王峰
    家电科技. 2024, 0(zk):  511-51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8
    摘要 ( 33 )   PDF (2164KB) ( 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家电产品的售后维修数据是了解产品在市场上(用户端)可靠性表现的重要材料,借助售后维修数据和销售数据,可以计算出产品在市场上一定时期的可靠性,进而为后续的售后服务、产品升级提供指引。受失效模式繁多、培训不及时、人为判断错误等影响,报障客服人员或维修人员在失效模式的填写上可能不准确,进而影响后续区分失效模式的可靠性计算。本文将介绍一种售后可靠性分析方法,该方法基于空气净化器售后维修数据,使用文本分析法中的jieba分词、TF-IDF(词频-逆文本频率)、聚类来提升失效模式分类的准确性,并通过可靠性框图(RBD)来实现单种失效模式、单个零部件和整机的可靠性计算。
    第六部分 标准分析与检测
    GB 4343.1-2024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1部分:发射》标准解读
    赖小东
    家电科技. 2024, 0(zk):  518-521.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09
    摘要 ( 187 )   PDF (1958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5月28日发布新版强制性标准GB 4343.1-2024《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 第1部分:发射》。新版对全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增加了真空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特定测试的布置要求、外围端口传导骚扰电流探头方法及限值,阐明含有内置灯具设备的测量以及扩大了辐射测量频率范围至6 GHz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该标准基于我国实际情况以及家电产品的特性,修改采用国际标准CISPR 14-1:2020,以保证标准的适用性,符合性以及时效性,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
    浅析高低温试验以及相关标准添加的审核方法
    谢莹, 赵鸿斌, 王午初, 陈姝宏
    家电科技. 2024, 0(zk):  522-52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0
    摘要 ( 33 )   PDF (2282KB) ( 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测量审核具备周期短,试验操作简单,相比能力验证灵活的优点,备受试验室亲睐。而随着测量审核项目的局限性,很多跨领域的试验室提出要添加标准的需求,针对此问题的日益显现。怎么判定标准能否添加,也是我们当前的重要工作。以测量审核项目高低温试验为例,总结了参加试验室提出来的标准添加需求,详细分析采用不同的标准,对结果是否有影响。希望对能力验证提供者的工作有所帮助。
    热泵型直饮机测试与研究分析
    栗江涛, 孙守军, 张铭, 李兆祺
    家电科技. 2024, 0(zk):  526-52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1
    摘要 ( 27 )   PDF (278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热泵技术应用到直饮机产品上,利用换热器的热量和冷量来制取特定温度的水,以此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本文将水胆与换热器结合,设计出制热量为1026 W、COP为2.02的热泵型直饮机,纯热泵加热水温可以达到72 ℃。对热泵型直饮机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同时提供了热泵型直饮机的改进方案,对取代电子冰胆、实现大幅节能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撑。
    标准化改革背景下的标准样品发展策略研究
    徐传芳, 王伯燕, 刘岐, 迈志远, 刘震, 王晗, 高立国
    家电科技. 2024, 0(zk):  530-533.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2
    摘要 ( 26 )   PDF (1615KB) ( 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全球经济发展和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战略需求。标准样品作为标准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到量值溯源、质量控制、能力验证、测试方法确认等领域。在深化标准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推动标准样品的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应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分析我国标准样品的发展现状,研究标准样品的发展策略。全面优化标准样品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助推标准样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提升。
    废弃食物处理器输入功率测试方法的研究
    陈伟, 陈松涛, 范丙强
    家电科技. 2024, 0(zk):  534-53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3
    摘要 ( 31 )   PDF (2060KB) ( 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废弃食物处理器输入功率的测量,不同的检测机构之间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给生产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惑。通过对废弃食物处理器输入功率测试方法的研究,分析确定了影响其功率测量值的主要因素,并制定了辅助新国标GB/T 4706.49—2024中输入功率测试的技术规范,从而提高了试验的一致性,为其他检测机构进行输入功率测试提供参考,对输入功率的准确性测试具有指导意义,并有助于推进国际标准修订工作。
    第七部分 噪声与振动控制
    部分穿孔直通管消声器消声性能仿真分析及整机实验研究
    张磊, 杨春生, 程诗, 高智强
    家电科技. 2024, 0(zk):  538-54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4
    摘要 ( 41 )   PDF (3292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制热传递音一直是空调开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通用的做法是在外机管路中设置简单扩张式消音器对其进行控制。但受简单扩张式消音器物理规律限制,无法做到高消音量和小体积的有效统一。为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了相关参数对部分穿孔直通管式消音器消声性能的影响,发现穿孔段长度、位置及穿孔率对消音性能有着显著影响。接着运用这些规律对某款空调消音器进行了优化,在消音性能不弱于或高于原消音器的前提下,实现了消音器材料体积43.9%的减小。最后测试表明,优化部分穿孔直通管式消音器整机制热传递音静音档与原消音器相当,低风档有优势。
    空调器室外机声品质主客观评价方法研究
    杨思佳, 李彬, 陈成, 吴飞跃, 刘秋华
    家电科技. 2024, 0(zk):  543-54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5
    摘要 ( 42 )   PDF (2627KB) ( 3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空调噪声的持续降低,声品质问题成为空调新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多重比较研究,建立了基于参考评分法的声品质主观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度更高;通过对A声级、响度、尖锐度、粗糙度、语言清晰度和突出比等声品质客观评价参数敏感度分析,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声品质客观评价模型;声品质客观评价模型与声品质主观评价结果的符合性超过90%。
    交流吸油烟机异音控制研究
    黄鹏, 胡杨, 王小龙, 周伟峰, 林辉
    家电科技. 2024, 0(zk):  549-552.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6
    摘要 ( 30 )   PDF (3046KB) ( 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交流电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优点,广泛应用在吸油烟机产品上,但由于交流电机固有属性,不少搭载交流电机的吸油烟机产品出现100 Hz和200 Hz电机共振“嗡嗡”声,这会严重影响客户体验,降低产品品质。通过二分法与频谱分析相结合,快速对异音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电机减震垫匹配和钣金结构优化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消除烟机电机声。
    定速除湿机压缩机停机时吸气管应力分析及优化
    秦文超, 张洋, 郝玉密, 朱标, 陈守海, 张江
    家电科技. 2024, 0(zk):  553-55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7
    摘要 ( 33 )   PDF (3894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某款除湿机压缩机停机时吸气管应力超过企标限定,通过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压缩机停机时吸气管应力大问题进行机理研究,采用瞬态仿真分析对压缩机停机时吸气管应力进行分析,仿真应力最大位置与测试基本一致、最大值误差控制在10%以内,对管路减振锤位置进行了相关的优化,停机应力超标问题得到解决,缩短开发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
    橡胶阻尼材料对吸油烟机NVH特性影响研究
    张晓, 吴勇, 郑健, 胡希阳, 吕鑫, 张立鑫
    家电科技. 2024, 0(zk):  557-56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8
    摘要 ( 31 )   PDF (2943KB) ( 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提升吸油烟机的NVH(Noise; Vibration; Harshness)性能,降低吸油烟机主箱钣金结构振动产生的辐射噪声,通过在吸油烟机主箱钣金结构粘贴橡胶阻尼材料,从而达到减振降噪的作用,同时对提升吸油烟机声品质特性也有良好的作用。通过对不同橡胶阻尼材料方案振动噪声测试数据的分析,橡胶阻尼材料能起到减振降噪和提升声品质的作用,其作用效果与粘贴位置、材料损耗因子属性、厚度均有一定的关系。各工况下的噪声值最大降低0.51分贝,振动量最大下降超65%,响度最大下降0.32 sone,尖锐度值整体变化不大。对于降低吸油烟机中低转速工况下的中低频段噪声,在吸油烟机合适的位置粘贴橡胶阻尼材料有很好的作用。
    基于Virtual Lab冰箱压缩机消声器优化设计
    孟碧光, 李菁瑞, 熊伟, 陈刚, 曹烜炜, 孔祥兴
    家电科技. 2024, 0(zk):  561-567.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19
    摘要 ( 36 )   PDF (4756KB) ( 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提取压缩机内部腔体流域,对腔体模态频率进行计算,以此为目标,作为吸气消声器的重点消声频段。根据消声器结构的基本消声原理,设计消声器的调整,并利用Virtual Lab 仿真计算来优化消声器细节结构,最后通过消声器传递损失测试装置和压缩机噪声,判定目标频率噪声优化效果,从而达到优化压缩机关键频段幅值的目的。
    吸油烟机有效风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王莹莹, 宋雅琪, 陆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568-570.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20
    摘要 ( 40 )   PDF (2243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共烟道排烟系统的风道背压情况复杂且变化情况大,传统吸油烟机无法自动匹配最优工作模式,通过设计一种吸油烟机有效风系统,从算法、传感器、风道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风道背压对吸油烟机吸油烟效果的影响,同时有效的降低吸油烟机使用过程中的噪声。
    吸油烟机用吸音棉降噪效果测试分析与研究
    宫杰, 孟永哲, 陈新睿, 王岩
    家电科技. 2024, 0(zk):  571-574.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21
    摘要 ( 49 )   PDF (2429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保障整机空气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选取一款兼顾性能与成本的降噪材料,以提高整机降噪性能。对比家电行业已有降噪技术,阐述吸油烟机降噪的重要性,并分析吸油烟机主要噪声源和吸音材料降噪原理。选取普通毛毡和双组份棉为研究对象,测试两种材质的吸声系数,并测试两者在整机上的降噪效果,通过测试试验,双组份吸音棉表现出良好的吸音效果,同时在双组份棉表面增加一层橡胶层,可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研究内容对推动吸油烟机降噪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意义。
    空调主控板振动可靠性研究
    朱标, 郝玉密, 陈守海, 滕伟
    家电科技. 2024, 0(zk):  575-578.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22
    摘要 ( 35 )   PDF (3606KB) ( 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主控板的可靠性对空调整机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各种振动激励对主控板的可靠性有着重大的考验,因此在进行主控板设计时应充分验证其抗振动可靠能力。针对主控板振动台扫频实验出现的整流桥引脚断裂脱落问题,采用CAE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结合的方法对其失效机理进行研究,发现其失效是由于主控板一阶模态共振导致;提出了螺钉约束隔离振动传递的优化方案,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改善方案的有效性。
    基于结构受力分析解决空调热胀冷缩噪声的研究
    杨林, 吴腾, 张勇
    家电科技. 2024, 0(zk):  579-585.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23
    摘要 ( 39 )   PDF (5713KB) ( 1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开启时由于零件的材料特性会发生热胀冷缩效应,零件会发生长度和体积上的变化,特别是在空调的出风口位置温度差比较大。当零件发生热胀冷缩时,零件的尺寸会发生变化并产生一定的位移,导致空调产生“咔哒”的异常噪声。通过对异常噪声的分析,在空调制冷制热时,零件变形后受力不平衡,发生热胀冷缩时零件间的动摩擦力比静摩擦力大,从而发生滑动摩擦,产生声响。为了优化改善此类空调结构异常噪声,通过优化结构改善零件之间的受力,使整机在安装后零件之间达到受力平衡从而减少零件间的静摩擦力改善粘滑摩擦,从而优化空调产生的结构异常噪声,整机噪声体验效果显著,噪声测试合格。
    商用空调制冷剂流动音的机理分析与改善
    司理涛, 胡世尧, 栾强利, 盖晓男
    家电科技. 2024, 0(zk):  586-589.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24
    摘要 ( 35 )   PDF (3329KB) ( 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商用空调中的制冷剂流动音问题,通过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电子膨胀阀B管与异径接头间的空腔区域存在声腔共振现象。根据声腔模态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异径接头一体化的改善方案,对制冷剂流动音的关键频段改善达3 dB(A)以上,显著地改善了听感。
    高压差下空调系统噪声问题研究
    叶俊宝, 林森荣, 郑神安, 宋凯
    家电科技. 2024, 0(zk):  590-596.  doi:10.19784/j.cnki.issn1672-0172.2024.99.125
    摘要 ( 36 )   PDF (2994KB) ( 2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空调系统作为空气调节的重要设备,噪声控制水平是评价其品质优劣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空调系统噪声问题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热泵采暖机制冷制热时出现的噪声气流声、啸叫声情况,通过实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过冷出管处三通变径以及电子膨胀阀结构是导致是气流声、啸叫声产生的主要原因;主阀采用直通型,过冷出总管管径调整同三通阀同管径(φ?)可显著减少气流声及啸叫声的情况。本研究对于解决空调系统噪声气流声、啸叫声等问题及优化空调系统降噪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